目录
1、为什么做结石成分和尿液代谢分析?
2、结石分析流程
3、24小时尿液代谢分析的内容
4、哪些人需要做24小时尿液代谢分析
5、如何收取24小时尿液
6、留尿的注意事项
7、红外光谱结石分析原理
8、红外光谱结石分析结果
9、怎么做结石的预防
引言泌尿系统结石是常见的泌尿系疾病,在发达国家人群中终生发病风险约在10-12%。而过去20年中,在全世界范围内此病的发病率一直不断上升。饮食和生活习惯因素在在结石疾病的发病风险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高动物蛋白摄入也增加了肾结石的形成风险。近年来研究发现肾结石与许多慢性代谢性疾病密切相关,诸如代谢综合征、肥胖、糖尿病以及高血压和慢性肾病。因此最近十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同肾结石就是一种代谢性疾病。1.为什么要做结石成分分析①结石成分复杂:尿路结石化学成分复杂多样,以尿酸、磷酸镁铵、草酸钙及磷酸钙为主,少有单一成分结石。仅以经验分析症状评估结石,结果并不精准。
②患病率高,复发率高:泌尿系结石病不仅患病率高,而且随着结石成分的不同,未经标准治疗者,结石的复发率也高,占一半以上。只有挖掘“石头”真相,弄清结石成分,确定结石形成的危险因素,针对病因治疗,才能有效控制结石复发。
③结石分析的精准性:在诊断上,它可以对非钙结石的病因判别提供直接的证据,对钙结石则有助于缩小结石代谢评估的范围;在治疗上,它是制定结石预防方案和选用溶石疗法的重要依据,因而也是对尿石症患者进行个体化治疗的前提条件。
④红外光谱结石分析优点及意义:准确、快捷、方便,不仅可深入了解尿石成因,同时为病人治疗及饮食预防提供更多精准性的建议。
2.结石分析的流程评估是高风险结石还是低风险结石,然后给出相应的处理方法
高风险的结石患者就需行24小时尿液代谢评估,通过饮食预防配合药物治疗,从而解决根源问题
3.24小时尿液代谢分析的内容①尿量:-ml/24小时。尿量过少时,尿液中的溶质浓度增高,使之处于过饱和状态,易形成结晶,是结石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②尿钙:80-mg/24小时。泌尿系结石大部分为含钙结石,尿钙过高是形成结石的重要因素之一。
③尿酸:mg/24小时。尿尿酸过高易形成尿酸结晶,是尿酸结石及部分含钙结石的重要原因之一。
④草酸:20-50mg/24小时。草酸是形成含钙结石的最重要因素。
⑤尿磷:mg/24小时。尿中无机磷排泄增加使磷酸氢盐易形成结晶,诱发结石形成或直接参与结石形成。
⑥镁:60-mg/24小时。尿中镁离子有抑制结石形成的作用。
⑦枸橼酸:70-mg/24小时。枸橼酸可以降低尿钙饱和度,且可直接抑制钙盐结晶
4.哪些人需要做24小时尿液代谢评估①首次发现肾结石的患者,都应该进行简单的代谢评估来排除潜在的系统性疾病,评估内容包括尿液分析(可含尿培养)、血清电解质(钠、钾、氯、碳酸氢盐)、血清钙、血清肌酐等。
②存在已知危险因素的患者,应该进行深入的代谢评估。
危险因素包括:年龄18岁;双侧或多发结石;结石反复发生(既往有两次及以上肾结石史);不含钙的结石(如尿酸结石、胱氨酸结石);单纯磷酸钙结石;复杂的结石发作史(导致急性肾损伤、败血症、住院);需要经皮肾镜治疗的结石;孤立肾结石;合并肾功能不全;肾结石合并系统性疾病(如痛风、骨质疏松、肠道疾病、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肾小管酸中毒等)。
③刚做完手术,需要评估结石是否处理完全,有无结石复发风险。
5.如何收集24小时尿液点击下面文字打开链接??
24小时尿液代谢评估操作指南
6.留尿注意事项①留尿期间需正常饮食
②如果需要造影,则当天不能留去标本,B超禁食者也建议暂缓留取标本
③手术前任何时候,在正常饮食情况下留取标本,如患者体内留置尿管,则建议与拔管后留取标本
④血尿不能留取标本,待无肉眼血尿后再留取
⑤如果患者术后想做24小时尿液检查,应待患者正常饮食、无上述留尿禁忌后,才留尿
⑥尿液留取不当,患者应告知检验人员
⑦留尿期间,尿桶必须盖严
7.红外光谱结石分析原理更加精准
8.红外光谱结石分析的结果能够给出相应的饮食建议
9.怎么做结石的预防点击下面文字打开链接??
怎么样才能知道自己泌尿系结石的成分呢?结石预防该怎么做呢?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来源网络,无法核实出处,如涉版权付费请联系后台
REC邮箱:
qq.中科医院中科医院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