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长在河蚌里变成珍珠,“长在”身体就成了结石。
结石发作的时候,简直痛到怀疑人生。
这几年,各种结石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肾结石、胆结石、胃结石屡见不鲜,还有牙结石、眼结石……于是有朋友好奇了,好好的身体为什么会长石头?这石头是不是吃进去的?其实,无论是哪个部位的结石,都与不良饮食息息相关,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多余的糖、多余的脂肪、多余的尿酸、多余的酒精以及多余的盐等等。
所以,如果你不注意科学饮食,就很有可能把结石一点一点“吃”出来。
结石的形成与饮食息息相关:
结石有很多种,我们常见的主要包括肝胆结石和泌尿结石两种,这些结石通常是由饮食中可形成结石的有关成分摄入过多引起的。其中,草酸积存过多、脂肪和蛋白质摄取过量和嘌呤代谢失常是主要原因。这些成分普遍存在于日常食品之中,日积月累会形成不易溶解的钙盐,大部分钙盐会通过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排出体外,但仍然会有少量残存在体中形成结石。
了解结石成分调整饮食结构:
结石按成分可以分为五类,分别是草酸钙结石(约占结石中的80%)、磷酸钙结石、尿酸结石、磷酸镁胺结石和胱氨酸结石。这些结石存留在体内容易影响人体消化系统的正常运作,堵塞泌尿系统,严重影响人体健康。最简单的预防措施,除了注意合理的饮食,最重要的就是要多喝开水,将形成结石的成分冲淡,让它们更好地排出体外。嘴上出错身体长结石,这4类食物尽量少吃:
01
嘌呤摄入过多
很多食物都含有嘌呤成分,像是动物内脏,海鲜、老火靓汤、啤酒等。
嘌呤进入体内后,就会进行新陈代谢,并且它的终极产物是尿酸。尿酸可促使尿中草酸盐沉淀。如果一次吃了很多高嘌呤食物,那么就会容易导致结石的形成。
建议:喝水少,会减少尿液的排出量,盐才有机会析出,尿少了,才没能把结石冲走,让结石有了长大的机会。所以多喝水,很重要。
02
糖分摄入过多
糖是人体的重要养分,要经常适量增补,但摄入过多的糖,尤其是乳糖;乳糖含量超标,会阻碍身体吸收钙,使体内钙流失,容易以草酸形成结石,长时间内也会影响肾功能。建议:想要预防肾结石,碳酸饮料喝不得!日常少吃蛋糕、奶茶等甜点,经常吃谷类食品,促进身体新陈代谢。
03
盐摄入过多
如果摄入太多盐分,在体内的高盐分从尿液中排出时,也会相应增加钙排出量,使尿钙升高,易在尿液中与草酸结合形成结石。
建议:如腌制蔬菜、咸鱼、香肠等咸食少吃,推荐饮食中食盐用量以每天不超过10克为宜。
04
油脂摄入过多
油脂会影响尿酸的代谢,吃油过多,会让尿酸浓度增加,此时如果水分摄入不足,就很容易发生结石。建议:平时饮食应注意肉类搭配,饮食平衡,吃肉可以选择鱼、鸡等白肉,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
05
蛋白质摄入过多
对肾结石成分进行化验分析,发现结石中的草酸钙占87.5%。
这么大比重的草酸钙的来源就是因为蛋白质里除含有草酸的原料――甘氨酸、羟脯氨酸之外,蛋白质还能促进肠道功能对钙的吸收。
如果经常过量食用高蛋白质的食物,便使肾脏和尿中的钙、草酸、尿酸的成分普遍增高。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通过肾脏功能把多余的钙、草酸、尿酸排出体外,这样,得肾脏结石、输尿管结石症的条件就形成了。
预防肾结石发生,除了调整食谱,阻止食物“制造”肾结石外,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改变单一的饮食方式,注意饮食搭配,进食适量。吃晚餐不要太晚,也不要太饱。
保证每日至少摄入毫升水,晚间也要饮一定量的水,有利于防止肾结石的形成。
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保持有规律的生活。不要憋尿,远离烟酒。
治疗相关疾病。
保持良好心情,积极参加有氧运动,让机体充满活力。
来源:健康好讲堂(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编辑:马纪飞编审:邓莹沛
漯河市营养学会
漯河市营养学会成立于年3月,是由漯河市民政局审批、登记、注册的社会团体,漯河市营养学会接受漯河市科学技术协会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
漯河市营养学会是漯河市一级学会,学会挂靠漯河医学高等医院(医院),成员由全市从事科研、教学、医疗、预防、管理、生产与研发等营养科技工作者自愿组成,现当选的第一届理事会成员集中了漯河市知名医学、营养学、食品安全卫生等方面的专家教授以及在高校、医疗机构、疾病控制、卫生监督、食品质检、食品生产企业、餐饮业等从事营养与食品安全、食品卫生的科技工作者,现有会员余人。是发展我市营养科学技术事业的重要社会力量,是党和政府联系我市营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医院副院长杨秀慧任学会理事长。
学会的宗旨是“倡导科学营养、促进全民健康”,团结和动员全市营养科技工作者,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及国家政策,遵守社会公德,不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以及其他组织和公民的合法权益。践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营养科学技术的发展、普及和推广,促进科技人才的成长和提高,促进科学技术与经济建设的结合;反映会员以及营养科学技术工作者的意见,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充分发挥学会职能作用,积极为漯河市经济建设和广大市民健康服务。联系
-
联系人:邓莹沛,李高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