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重庆沿江游1武汉黄鹤楼

北京哪些皮炎医院好 http://m.39.net/pf/a_8833134.html
武汉至重庆是长江的中游江段。这里有美丽的三峡风光,也饱含悠久的历史文化。豪华游轮一路驰骋在千里长江,舒适大巴奔驰在江汉平原、巴蜀山道,山水秀丽、文化璀璨,这是一次不错的旅行。

总体游览路线:上海乘火车到达武汉。武汉陆路到秭归,游览武汉黄鹤楼,荆州关羽祠,宜昌三游洞、西陵峡、三峡大坝。秭归游轮到万州,游览巴东神农溪,巫峡,瞿塘峡,奉节白帝城。万州陆路到重庆,游览丰都鬼城,涪陵武陵山大裂谷,重庆城区游。重庆乘飞机回上海。全程7天不走回头路。

第一天晚上,从上海南站出发,直达武汉。第二天早晨,旭阳升起之时,到达武昌站。武汉现有3个火车站,武昌站是铁路枢纽规划中“四主两辅”布局之一。由于施工,我们绕道出站。武汉是值得好好来看看的城市,不过这次仅游览一个景点——黄鹤楼。从武昌火车站直接开到黄鹤楼公园,下午经过武汉长江大桥前往荆州。这辆金龙大巴陪伴我们2天,直到秭归,座位很舒适。火车站到黄鹤楼东门,只有3公里,很快就到景点的停车场了。黄鹤楼公园建在蛇山上,从东门到西门约1公里。我们从东门进入,乘电瓶车直到黄鹤楼下,返回时依次浏览崔颢题诗图浮雕、白云阁、鹅池、紫薇苑、岳飞雕像等景点。现在的黄鹤楼是年建成的,东门外广场上的大牌楼,书有“近仙人居”牌匾,正面书有“白云黄鹤”。由于还未到开门时间,于是来到蛇山脚下的绿地走走。黄鹤楼的LOGO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公园”的文字,告诉游客这个5A景区的意义。这片绿地是首义公园的一部分,首义公园中有许多辛亥革命的纪念物,没机会好好浏览。草坪上形态各异的黄鹤造型,生动活泼,栩栩如生。回到东门广场,东门门楼是“重檐歇山式”设计风格,白墙黑瓦,与蛇山融为一体,十分壮观。门楼牌匾“黄鹤楼公园”由书法家启功所书。登上门楼入口,老人可以直接刷身份证入园。回头看,大批游客正排队入园。新建的东大门,是公园的主入口,分担70%的客流,大大减轻西大门的拥堵。乘上电瓶车直接前往黄鹤楼,好处:一是节省体力,二是早点到达,避开人流高峰。黄鹤楼到了,楼顶高悬“楚天极目”的匾额。黄鹤楼是与岳阳楼、滕王阁并称“江南三大名楼”。历史上黄鹤楼多次兴毁,新黄鹤楼共5层,高51.4米;外形正方(四边套八边形,谓之“四面八方”),四望如一;每边长35米,72根立柱拔地而起,全部为钢筋混凝土仿木结构,年建成开放。我们是今天到达的第一位游客。黄鹤楼底层四面都有匾额和楹联,东门为“帘卷乾坤”和“龙伏蛇腾对唱大江东去也,天高地阔且有黄鹤再来兮”。70以上老人可照顾乘电梯,我们直接到5楼,然后由上往下一层层参观。顶层是俯瞰武汉三镇的绝佳位置。图为东面的蛇山山脊,可以看到千年吉祥钟、南楼和白云阁等建筑,北坡山脚下,京广铁路擦边而过。武汉,中国中部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万人口,非常繁华。图为东北方向画面。长江、汉江在此交汇,形成武汉三镇(武昌、汉口、汉阳),市内江河纵横、湖港交织,水域面积占全市总面积四分之一,素有“九省通衢”之称。图为北向画面。滚滚长江,波光粼粼,宛如一条长龙,威武雄壮。对岸龟山,隔岸相望,形成龟蛇锁江之势。图为西北方向画面。我国第一座长江大桥就在眼下,这座米的公铁二用桥,于年建成通车,从此天堑变通途。图为西向画面。除了众多摩天大楼拔地而起,诸多跨江大桥连接两岸。远处看到了鹦鹉洲长江大桥、杨泗港长江大桥、白沙洲大桥……,目前武汉已有了12座长江大桥。图为西南方向画面。武汉是英雄的城市,战胜了疫情后,这个长江经济带的核心城市、中部崛起的战略支点,更加欣欣向荣。图为南向画面。黄鹤楼5楼室内,由10幅彩画组成了“江天浩瀚”,面积90平米。正面三幅,第一幅(左)记载了远古长江文化演替的发展过程。第二幅(中)描出的水浪占据了全部画面,使人似乎站到了长江的一个横断面上,感受着急流东去的波涛。第三幅(右)反映的是三国以后黄鹤楼产生和兴废的过程。其它七幅,画在额枋上,分别是:长江源流,上游瀑布,三峡风光,庐山奇景,太湖风光,江流入海和沧海横流。下到4楼,再一次欣赏长江美景:滚滚东去的长江,天堑变通途的大桥,对岸龟山上高耸入云的电视塔……。黄鹤楼像一位老者,稳坐于蛇山之巅,见证了武汉的历史沧桑,目睹着今天的日新月异,更展望着未来的繁荣昌盛。4楼是黄鹤楼的文化活动场所,陈列了当代书画名家的即兴之作,还专门备下了文房四宝,游客有兴趣可以一显身手。这是4楼展出的木雕制品。再下到3楼,黄鹤楼西园的布局一览无遗,近处的黄鹤铜雕到远处的牌楼,两边的亭、轩对称分布。山脚下右边的铁路、左边的公路(武珞路)逐渐交汇到长江大桥。3楼有一副名为“文人荟粹”的陶版瓷画。画中的人物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再现了历代文人墨客来此吟诗作赋的情景。中间那位黄袍加身的正是唐代大诗人崔颢。周边墙上展出这些文人的诗作。下到2楼,左《周瑜设宴》、右《孙权筑城》两幅大型壁画组成了“黄鹤楼史话”,中间为《黄鹤楼记》。2楼还陈列了唐宋元明清及现代共6座黄鹤楼模型,代表各自时代的建筑风格。图为宋代的黄鹤楼,由楼、台、轩、廊四部分构成,每层翘首重檐,飞达四敞,展现了宋代精致隽逸的艺术风格。这是清朝的黄鹤楼,分三层,第一层的12个檐代表着一天12个时辰,第二层的12个檐代表一年有12个月,第三层的24个檐则代表一年24个节气,能将天文历法融入其中,是它的神奇之处。2楼到1楼之间有个夹层,俗称跑马廊,设置了一些商店。其实每楼都有夹层,黄鹤楼是外5楼内9层的结构,隐含九五至尊之意。最后来到1楼,大厅中是一巨幅雕屏“白云黄鹤图”,高9米,宽6米,画面上黄鹤楼居中耸立,上方一仙者骑着黄鹤,吹着铁笛似离似归,下面人们载歌载舞,整副画面洋溢着浪漫神奇的气氛。来到西园广场,仰望黄鹤楼,飞檐5层,攒尖楼顶,顶覆金色琉璃瓦,60个翘角向外伸展,整座楼形如黄鹤,展翅欲飞,格外壮丽。楼顶有匾额“黄鹤楼”,底楼匾额“气吞云梦”,这面是黄鹤楼的正门。楼前的铜雕《黄鹤归来》高5.1米,重3.8吨,纯黄铜铸成。两只黄鹤脚踏龟、蛇,亭亭玉立,俯瞰人间。“黄鹤归来”引于世传神话。相传古时大禹治水,感动玉帝,玉帝派龟、蛇二将协助。为镇江患,龟、蛇隔江对峙变为两座大山,形成“龟蛇锁大江”之势,从此水患平息,民安乐业。两只仙鹤俯瞰人间,非常感动,便脱胎下凡,以昭普天同庆。西部的建筑有瞰川亭(南)和揽虹亭(北),系黄鹤主楼的配亭,起美化、装饰作用。二亭均为八角重檐攒尖顶,红柱黄瓦,流金飞碧。然后是南轩(凝翠)和北轩(云衢),金黄色琉璃瓦铺设,轩顶四周为单檐翘角,富丽堂皇。作为附属建筑,南、北两轩把黄鹤楼映衬得更加雄伟高大,金碧辉煌。再往前是西门的大牌楼,牌楼东面书有“江山入画”的匾额。牌楼西面书有“三楚一屡”的匾额。“三楚”指秦汉时期的西楚、东楚、南楚,“屡”就是楼。黄鹤楼有“楚地第一楼”之美誉。牌楼往西有个胜象宝塔,又称白塔。塔高9.36米,座宽5.68米,塔体内收外展,遒健自然,端庄优美。宝塔是年元代的佛教密宗佛塔,年迁至如今位置,是全国重点保护文物。这是黄鹤楼公园的西大门。从西门往回走,由黄鹤楼南侧的步道回到东侧广场。这里有3个值得


转载请注明:http://www.fingerad.net/dlljsdzz/848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