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灵活运用摄影中的五个景别

什么是景别?

所谓景别,就是根据拍摄对象与相机之间,在不同距离下所展现出的不同画面大小就是景别。

专业上习惯上分为全景、远景、中景、近景和特写。

这些景别该怎么拍,他们又有哪些特点呢?

1、全景

全景以表现某一个被摄对象的全貌和它所处的环境为目的,用来交代事件发生的环境及主体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全景范围的大小总是与主体对象有关,是与主体对象大小相对照而确定的。

例如,人和其所处的室内的全景,自然要比人民大会堂的全景范围小得多,但它对主体事物来说都是以全景称呼。

结构全景画面,主要考虑环境与主体物的某种关联,注意主体整体的固有特征的轮廓线条,主体与周围环境的呼应关系,以达到内容上的丰富和结构上的完整。

2、远景

远景因为距离拍摄对象远,所以要用广角镜头拍摄,特点在于往往展现出景物的气势。

远景拍摄通常应用于山川河流、自然风光的拍摄之中。或者比较宏大的建筑物群。用规模浩大的环境氛围,展现出博人的气势。

在人物拍摄中也可以使用远景,但要注意与周围景物的搭配,要依靠景物的气势,来衬托出整张照片的质感。

3、中景

在人物像中,我们多截取人物的上半身,结合周围景物,配合人物腰部以上的姿态进行构图,我们称之为中景。

中景强调的是局部,人物与景物的结合,将镜头拉近,所突出表现的不仅仅在于人的形象,而是要结合肢体动作与周围环境做出沟通,环境、人物同时几种展现在同一画面中。

中景常常以动作情节取胜,环境降到次要地位,如果是静止的物体,也总以该对象中最有趣味、最引人注意的部分为重点。中景人物中,手势常常是画面中的主要部分。

4、近景

近景是很容易出片的景别,镜头距离人物不远也不近,对摄像师和人物都是比较放松的距离,整体构图也会简单许多,比较好把控。

我们流传的摄影作品或者绘画作品中,最多的就是半身像,非常突出人物的面部表情,特别是眼神。

因为在人物近景,面部表情是画面的主要内容,眼睛成了画面的中心部分,所以近景要处理好眼神光,以眼传神。

近景拍摄有很多好处,我们个人家庭拍摄中,满意的照片中往往也是近景多一些。因为近景已经足够展现人物的面部特征,还能够规避普通人存在的身材缺陷。

近景拍摄时,主要集中在人物的表现上,与特写不同的是,它是有外部环境参与的,这时候我们可以适当虚化或弱化外部环境,达到突出主体的目的。

5、特写

特写比近景距离更近,将景物主要部分比如人的面部充满整个画面,以极为细致的面部表情神态,来彰显画面的美感。

特写较之近景更重视揭示内在的动感,通过细微之处看本质。

特写拍摄时,可以运用变焦镜头,以免太过靠近人影响最终效果的展现。平常拍摄时,特写往往要适当抓取。

因为人物面部表情神态变化往往瞬息万变,如果不是专业模特,很难长时间达到摄影师的要求。

当然,特写的拍摄,关键在于细致的观察力,能及时抓取一些好的的局部,以打开观众窥见事物内在本质的窗口。

景别的划分也是相对的,主要是通过改变拍摄距离,改变镜头焦距,来观看呈现在眼前的景物。总的来说,远观全貌取其势,近察秋毫得其神。

结语

以上就是根据拍摄场景的大小,拍摄距离的远近以及镜头的不同视角大小所区分的五个景别。由大到小为全景、远景、中景、近景、特写。

总体上就是景物距离摄像机越近,画面范围就会越小,景别也就越小。学习景别,区分它很容易,但在现实运用中并没有那么容易去掌控。

因为现实世界是复杂的,一个人往往与周围的复杂环境杂合在一起,这时候你要选择要运用什么样的景别才能完成最好的构图。

到底是直接突出人物主体还是间接突出人物主体,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这时候对景别的熟练运用才能真正的帮助你短时间内快速处理好这个选择。




转载请注明:http://www.fingerad.net/dlljsdzz/93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