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怎么吃最科学科学吃晚饭能预防这7种

晚餐吃什么最有营养呢?忙碌的一天之后的晚餐和早餐一样都很重要,绝对不能随意马虎。那么,晚上怎么吃才是最佳的呢?科学地的进食晚餐还能预防哪些疾病?

1晚餐怎么吃最科学睡前4小时。

晚餐时间对睡眠质量的影响很大。一般来说,吃过晚餐后,胃需要用3个小时消化食物,最终将食物排空。如果晚饭吃得太晚,胃还在卖力消化食物时,人就上床睡觉了,睡眠质量往往不好,容易失眠多梦。由于最佳睡眠时间是晚上22点左右,因此晚饭最好安排在18点~19点间。

如果因为加班等原因不能按时吃晚饭,应尽量保证晚饭和睡眠的时间间隔2小时。需要提醒的是,最好在饭后2个小时以后,再进行跑步、瑜伽这样的活动。因为这时胃里已经不再沉重,对消化影响不是很大,运动起来更为轻松。

早点撂筷子。

一日三餐应做到能量上的科学分配,早餐占25~30%,午餐占30%~40%,晚餐占30%~40%。从数字上看,早餐相对午餐和晚餐来说,的确可以吃得少点。但人们的早餐往往达不到要求,而晚餐却吃得超标,使得比例失调。由于早餐后,人体能量消耗较大,需要集中精力工作和学习,因此人们可以适当增加一点早餐用量。而晚餐后活动量不大,容易堆积脂肪,最好做到七分饱就停筷。

七分饱应当是这样一个感觉:胃里还没觉得满,但对食物的热情已有所下降,主动进食的速度也明显变慢,但习惯性地还想多吃,可如果把食物撤走,换个话题,很快就会忘记吃东西。

查漏并补缺。

晚餐的重要性还体现在“查漏补缺”上。吃晚饭前,回想一下早餐和午餐都吃了什么,在晚上把今天缺乏的营养都补上。比如,如果前两顿没吃粗粮,晚上就蒸个红薯或来碗杂粮粥;没吃足克蔬菜,晚餐就该吃一大盘青菜……补足前两顿缺了的食物,晚餐才能成为全天营养平衡的完美闭幕。

每口嚼慢点。

细嚼慢咽不仅有助于食物消化和营养吸收,还能控制食量、稳定血糖、保护牙齿,因此一日三餐都应做到嚼慢点。一口饭最好咀嚼20次左右,而老年人则应咀嚼25~50次。针对晚餐来说,最好能控制在20~30分钟之间。

吃些豆制品。

晚餐时可以适当吃点豆腐、豆干、腐竹等富含钙的食物。因为钙具有镇定精神、诱导人进入安稳睡眠状态的作用,有利于晚间入睡。此外,木耳、银耳、金针菇、香菇等菌类食物富含膳食纤维和菌类多糖,有利于晚餐营养均衡。

2科学吃晚饭,预防这些病

接下来,再来看看科学地吃晚餐,能预防哪7种疾病吧!

肥胖

晚餐吃得过饱,血糖、血中氨基酸及脂肪酸的浓度就会增高,从而促使胰岛素大量分泌。由于人们晚上一般活动量较少,热能消耗很低,多余的热量在胰岛素的作用下大量合成脂肪,使人逐渐发胖。

因此,晚餐宜清淡,摄入的热量不应超过全天总热量的30%,这对于防止和控制发胖有益。

结石

据专家研究,尿结石与晚餐太晚有关。这是因为尿结石的主要成分是钙,而食物中所含的钙除一部分被肠壁吸收利用外,多余的钙全部从尿液中排出。

人体排尿高峰一般在饭后4~5小时,而晚餐过晚,人们大都不再进行活动,就上床睡觉,因此,晚餐后产生的尿液就会潴留在尿路中,不能及时排出体外。这样,尿路中尿液的钙含量也就不断增加,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尿结石。

血压

晚餐过多进食肉类,不但会增加胃肠负担,而且会使体内的血压上升,加上人在睡觉时血液运行速度减慢,大量血脂就会沉积在血管壁上,从而引起动脉粥样硬化使人患高血压。

科学实验证明,晚餐经常进食荤食的人比经常进食素食的人血脂一般要高2—3倍,而患高血压、肥胖症的人如果晚餐爱吃荤食,害处就更多了。

糖尿病如果中年人长期晚餐吃得过饱,反复刺激胰岛素大量分泌,往往造成胰岛细胞提前衰竭,进而发生糖尿病。肠痛

如果一天的食物大部分由晚餐一次吃下,活动又减少,必然有一部分蛋白质不能消化,还有小部分消化物不能吸收。这些物质在大肠内受到厌氧菌的作用,会产生胺酶、吲哚等有毒物质。这些有毒物可增加肝肾的负担和对大脑的毒性刺激。

睡眠时肠蠕动减慢,相对延长了这些物质在肠腔内停留的时间,从而促使大肠癌发病率增高。

猝死

晚餐过好、过饱,加上饮酒过多,很容易诱发急性胰腺炎。如果胆道口壶腹部位原有结石嵌顿、蛔虫梗阻以及慢性胆道感染等,则更容易诱发急性胰腺炎而猝死。

多梦晚餐过饱,可使鼓胀的胃肠对周围器官造成压迫,胃肠、肝、胆、胰等负担增大会产生信息传给大脑,使大脑相应部位的细胞活跃起来,一旦兴奋的“波浪”扩散到大脑皮质的其他部位,就会诱发各种各样的梦。噩梦常使人感到疲劳,久之会引起神经衰弱等疾病。

来源:新华网综合家庭医生在线、爱美网

编辑:陈泽冰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需要多长时间
白癜风能治么



转载请注明:http://www.fingerad.net/ldjxbx/10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