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肾结石,很多人都不陌生。每年体检时,查出肾结石的人不在少数。
肾结石是晶体物质(如钙、草酸、尿酸、胱氨酸等)在肾脏的异常聚积所致,是泌尿系统(肾脏、输尿管、膀胱及尿道)较常见的疾病之一。一般而言,肾结石男性发病多于女性,发病比例大约为3∶1。
如果肾结石掉至输尿管,则称为输尿管结石。
小结石可进入输尿管,在随着尿液下排的过程中,结石与输尿管的粘膜摩擦会出现血尿,一旦结石嵌顿在输尿管狭窄部位,就会出现明显的肾绞痛。如引起梗阻,不及时处理会导致肾积水、肾功能衰竭等恶果。而较大的结石虽然不能进入输尿管,症状不明显,但会诱发感染,而且治疗更为复杂,同样不能掉以轻心。
导致结石形成的原因很多,其中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对结石的形成影响很大。
结石来源
01
喝水少、水质差易引发结石
我们人体70%的成分是水,其代谢、排毒都需大量水分。如果饮水量太少,会增加血液浓度及肾脏负担,并导致尿液浓缩,易引起结石。所以在生活中我们应多饮水,成人建议每天至少喝8杯水。在气候炎热的季节或大量运动、出汗后更应多饮水,避免尿液过分浓缩,防止尿中晶体沉积。另外,有些地区的饮用水是硬水,晶体、钙含量较高,会使人体尿钙增高,从而形成结石。
02
嘌呤高的食物吃太多
如动物内脏、海鲜等。嘌呤的代谢产物是尿酸,尿酸过高,可能形成尿酸结石。吃嘌呤多的食物时最好别喝酒,应多喝些水增加嘌呤代谢、排出。
03
高蛋白质摄取过多
例如经常吃肉太多,甚至拿肉当主食的人。蛋白质在体内消化代谢后,会增加尿液酸性,身体为平衡尿液酸碱度,会释放碱性的钙,钙与尿酸便会在泌尿系统中形成结石。成人每天需60~80克蛋白质,经常大吃大喝的人易超标,可多吃果蔬并相应减少肉类摄入。
04
吃太咸有风险
太咸的饮食会加重肾脏的工作负担,而盐和钙在体内具有协同作用,并可以干扰预防和治疗肾结石药物的代谢过程。增加钙排出量,使尿钙升高,易在尿液中与草酸结合形成结石。烹饪时可用蒸煮代替煎炸,菜出锅时再撒盐,少吃咸菜、酱类等高盐食物。
肾结石该如何预防呢?
医生给出了8字建议:喝水、减肥、运动、复查。
具体来说,每天喝~毫升的水,争取每日排尿量大于毫升;保持体重,合理饮食,少吃动物内脏和海鲜;每天锻炼至少30分钟;肾结石多是体检查出,建议定期体检,如有结石及时就医,结石手术后遵照医嘱定期复查。
预约
-或扫一扫,预约挂号咨询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