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周年位重要英雄模范学习展

北京白癜风治疗要花多少 http://m.39.net/pf/a_4629688.html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集中学习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为中国共产党建立、巩固、发展过程中涌现出的革命烈士、英雄人物、先进模范,结合党史学习教育,现面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对建党以来的位重要英雄模范事迹进行学习。主要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40位)、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20位)、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20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20位)。

01

刘胡兰

刘胡兰,女,年出生在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小小年纪,便对黑暗的旧社会产生了强烈的不满。全国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山西人民开展救亡运动,文水县也成立了抗日民主政府。从此,刘胡兰开始逐步接触革命道理,懂得了一个人怎样才能活得有价值、死得有意义。

刘胡兰积极参加村里的抗日儿童团,和小伙伴一起为八路军站岗、放哨、送情报。有一次,八路军包围了敌军一个团,县妇女部长奉命组织民兵担架队支援前线。刘胡兰和几名妇女也要支援前线。部队首长劝她们:“前面正在打仗,很危险。”刘胡兰果敢地回答:“战士们都不怕,我们是女民兵,也不怕。”她们在前线表现得十分勇敢,不但为伤员包扎伤口,还帮助战士们运送弹药,一直忙到天黑,战斗结束才撤回来。这时的刘胡兰才13岁。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阎锡山部队占领了文水县城,解放区军民被迫拿起武器,保卫胜利果实。年11月,刘胡兰参加县党组织举办的妇女训练班。40多天的学习,使她懂得了许多革命道理,阶级觉悟有了进一步提高。回村后,她担任云周西村妇救会秘书。与党员一起发动群众斗地主、送公粮、做军鞋,还动员青年报名参军。刘胡兰在斗争中得到了进一步的锻炼成长,于年6月被批准为中共候补党员。这一年,她才14岁。

年1月12日,刘胡兰被国民党军和地主武装抓捕。在敌人威胁面前,她坚贞不屈,大义凛然地说:“怕死不当共产党!”敌人没有办法,将同时被捕的6位革命群众当场铡死。但她毫不畏惧,从容地躺在铡刀下。她以短暂的青春年华,谱写出永生的诗篇,以不朽的精神,矗立起生命的宣言。

年3月下旬,毛泽东带领中共中央机关转战陕北途中,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纵队司令员任弼时向他汇报了刘胡兰英勇就义的事迹,毛泽东问:“她是党员吗?”任弼时说:“是个优秀的共产党员,才15岁。”毛泽东深受感动,挥笔写下了“生的伟大,死的光荣”8个大字。

02

吉鸿昌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这是共产党员、抗日名将吉鸿昌临刑前写下的气壮山河的就义诗。

吉鸿昌,年出生于河南省扶沟县吕潭镇,因家境贫寒,只间断地念了两年书。年入冯玉祥部当兵,因骁勇善战,屡立战功,从士兵递升至军长。他为人正直,不畏权势,人称“吉大胆”。年9月,吉鸿昌所部被蒋介石改编后,任第22路军总指挥兼第30师师长,奉命“围剿”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但他不愿替蒋介石打内战,对“围剿”红军态度消极。

年8月,吉鸿昌被蒋介石解除兵权,强令其出国“考察”。临行前,恰逢“九一八”事变,吉鸿昌发电报向蒋介石请命:“国难当头应一致对外,愿提一师劲旅,北上抗日,粉身碎骨,以纾国难。”未得允许,遂环游欧美,发表抗日演说,寻求国际声援。

年,吉鸿昌在上海“一二八”抗战炮声中回到祖国后,随即联络与发动旧部,为抵抗日本侵略奔走呼号,并毁家纾难,变卖家产6万元购买枪械,组织武装抗日。年深秋,在北平加入中国共产党。

年5月,在中共北方组织的领导与帮助下,以冯玉祥为总司令的抗日武装“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在张家口建立,吉鸿昌任第2军军长、北路军前敌总指挥兼察哈尔警备司令,率部进攻察北日伪军,连克康保、宝昌、沽源、多伦四县,将日军驱出察境。

蒋介石政府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反诬同盟军破坏国策,令何应钦指挥16个师与日军夹击同盟军。吉鸿昌率部战斗至10月中旬,弹尽粮绝而失败,随后潜往天津继续从事抗日活动。

年,吉鸿昌参与组织中国人民反法西斯大同盟,被推为主任委员,秘密印刷《民族战旗》报,宣传抗日,联络各方,准备重新组织抗日武装。

年11月9日,吉鸿昌在天津法租界被军统特务暗杀受伤,并遭逮捕,后引渡到北平军分会。敌人使出种种手段,迫害逼供,吉鸿昌大义凛然地说:“我是共产党员,由于党的教育,我摆脱了旧军阀的生活,转到工农劳苦大众的阵营里头来。我能够加入革命的队伍,能够成为共产党的一员,能够为我们党的主义,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这正是我毕生的最大光荣。”11月24日,经蒋介石下令,吉鸿昌被杀害于北平陆军监狱,时年39岁。

如今在吉鸿昌的家乡吕潭镇吕潭村,他生前建立的学校还存留下几间校舍,新中国成立后曾作为村中小学,在这里就读过的何国治老人回忆起父辈讲述的吉鸿昌的故事时说:“吉鸿昌当军长后回到村里不摆架子,对乡亲们很热情,但说起公事,铁面无私。”

81岁的唐贵知老人曾专门写过讲述吉鸿昌事迹的剧本,在他看来,吉鸿昌的爱国精神和教育理念最值得称道。他说:“吉鸿昌将军在抗日战场上的英勇表现不仅鼓舞当时国人的抗日热情,这种爱国精神也一直激励着扶沟县人民,他回乡创立的贫民子弟学校,让当地穷人家的孩子第一次上得起学,造福了几代人。”

03

何叔衡

何叔衡,年出生,湖南省宁乡人。年何叔衡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讲习班,与毛泽东、蔡和森等同学志同道合,成为最好的朋友。在第一师范结业后,先后在长沙楚怡学校和第一师范附小任教,同时积极参加毛泽东、蔡和森等组织的革命活动。年4月,他与毛泽东、蔡和森等发起组织成立新民学会,曾任执行委员长。

五四运动中,何叔衡与长沙的进步教师支持学生反帝爱国行动。年3月,参加驱除皖系军阀张敬尧的斗争。年夏,他与毛泽东等发起组织湖南俄罗斯研究会,确定以“研究俄罗斯一切事情为宗旨”,提倡赴俄勤工俭学,先后介绍刘少奇、任弼时、萧劲光等进步青年到上海外国语学校学习俄语及赴俄留学。

年冬,何叔衡与毛泽东共同发起成立湖南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年7月,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成为党的创始人之一。10月,参与组建中共湖南支部,任支部委员。年任中共湘区执行委员会委员。在湖南大力发展党员和基层组织,开展革命活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按照党的要求,他在湖南发展国民党组织,推动国民革命的发展,曾任国民党湖南省党部执行委员、监察委员等职。

年马日事变后,何叔衡前往上海,为党创办地下印刷厂,坚持秘密斗争。年6月赴莫斯科出席中共六大。9月进入莫斯科中山大学,与徐特立、吴玉章、董必武、林伯渠等编在特别班学习。年7月从苏联学习回国后,在上海负责全国互济会工作,组织营救被捕同志,将暴露身份的同志转往苏区。

年11月,何叔衡进入中央革命根据地,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任临时中央政府工农检察人民委员、内务人民委员部代部长、临时最高法庭主席等职。毛泽东高度评价他的革命精神和工作能力,说“叔翁办事,可当大局”。

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何叔衡奉命留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坚持游击战争,经受了严峻的生死考验。年2月24日,从江西转移福建途中,在长汀突围战斗时壮烈牺牲,实践了“我要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的誓言,时年59岁。

04

张思德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迎接红军来家乡、长征途中艰难跋涉、奔赴抗日战场、给毛泽东当警卫战士、执行烧炭任务中不幸牺牲……四川仪陇县40余名来自张思德纪念馆、公安局、学校、社区等单位的“草根演员”,为家乡干部群众上演了红色歌剧《张思德》,向革命英烈张思德致敬。

张思德,年4月出生于大巴山深处一个贫苦佃农家庭。重病的母亲没有奶水,只得走东家,串西家,要来谷米捣碎熬成糊喂他,因而给他起了一个小名叫“谷娃子”。出生仅7个月,母亲就因病无钱医治离开人间,父亲张行品被迫把他抱给婶母收养。谷娃子吃“千家奶”穿“百家衣”长大,养母为了让他永记乡亲们的恩情,给他取名“思德”。

年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创建了川陕革命根据地。年12月,张思德参加红军,不久加入共青团,年随红四方面军长征,三度经过人迹罕至的雪山、草地。他勇敢机智,曾只身泅水过江,夺得敌人的渡船,为红军强渡嘉陵江创造了条件。在川西茂洲地区,他神奇般地一人夺得敌人两挺机枪,被战士们亲切地誉为“小老虎”,一时传为佳话。年10月,张思德随部队到达陕北,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张思德始终牢记为人民利益工作的使命,坚持一切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并在实践中一丝不苟地贯彻。

据其班长张显扬回忆,有一回,部队在一片水草丰盛的沼泽旁宿营。一个小战士高兴地嚷嚷着发现了野萝卜,张思德过来检查发现,在水塘旁边果然有一丛叶子绿绿的、模样很像萝卜的植物。饥肠辘辘的小战士拔起一棵就往嘴里送,张思德忙赶上去把叶子先放到自己的嘴里,细细嚼了嚼,味道又甜又涩。不一会儿,张思德感到有些头晕无力,紧接着,他肚子开始剧痛,大口呕吐起来。在失去知觉之前,他还在嘱咐小战士告知大家这草有毒。半个多小时以后,张思德慢慢醒来,模模糊糊地看见小战士端着瓷缸蹲在跟前,他急忙说:“不要管我,快去告诉其他同志。”

延安时期,因为粮食不足,战士们总是吃不饱饭。通信班的战士都是小伙儿,加上经常外出送信走远路,饭量比较大。为了让大家多吃一些,每次吃饭时,作为通信班长的张思德吃到一半,就不声不响撂下饭碗,提起水桶去打水,让别人多吃一些。

大巴山腹地冬季寒冷不亚于北方,取暖多靠木炭。张思德小时候跟着父亲练就了烧炭的好手艺。年初,张思德积极响应党中央提出的大生产运动号召,主动到安塞县石硖谷办生产农场,担任副队长。白天,他巡回各窑,掌握火候。晚上,他也要起来数次,爬上窑顶,观察烟色。窑里温度很高,有的木炭出窑还有火星。但每次出炭,他都是抢先钻到窑的最里边捡木炭,手里包的破布着火了,他就用手弄熄后继续干。

年9月5日,张思德和战友小白决定再新挖几个窑,多烧些木炭。当挖到中午时,突然窑顶掉下几块碎土,出现险情。张思德眼疾手快,一掌将小白推出洞口,厚厚的窑顶坍塌下来,把张思德埋在下边。战士们和老百姓从四面赶来,拼命刨土。小白得救了,张思德却没能抢救过来,他牺牲时,年仅29岁。

革命需要在枪林弹雨下抛头颅洒热血,也需要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张思德是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和战士,他服从组织安排,甘心在烧炭的平凡岗位上忘我工作,直至光荣殉职。毛泽东给予他高度评价:“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05

杨开慧

杨开慧,年出生于湖南长沙县清泰乡板仓(今开慧镇开慧村)。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年10月,杨开慧被捕,年11月14日就义于长沙浏阳门外识字岭,年仅29岁。

在湖南省长沙县东北隅,有一个距离县城约50公里的板仓小镇,因为一位伟大的女性而远近闻名。这位湖湘女杰、巾帼英雄就是毛泽东同志亲密的战友和亲爱的夫人——杨开慧。

杨开慧,年出生于湖南长沙县清泰乡板仓(今开慧镇开慧村)。父亲杨昌济是一位思想进步的学者、教育家。年,杨昌济到湖南省立第一师范教书,杨开慧随父亲迁往长沙,并在这里认识毛泽东。

年,杨昌济到北京大学任教,又举家北迁。这年9月间毛泽东因组织赴法勤工俭学也来到北京,在这期间,毛泽东和杨开慧有了更多的接触并开始相爱。

年初,杨昌济不幸病逝,杨开慧回到湖南长沙。同年8月,毛泽东在长沙成立文化书社,杨开慧予以资助并参与书社活动。年冬,杨开慧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成为湖南第一批团员。就在这时,她和毛泽东在长沙举行了简朴的婚礼,结为革命伴侣。

年,杨开慧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毛泽东在湖南建立了中共湘区委员会,任区委书记,杨开慧负责区委的机要和交通联络工作,身兼秘书、机要、文印、联络、总务等多种职务,成为毛泽东的得力助手。

年4月,毛泽东到上海党中央工作。杨开慧带着毛岸英和毛岸青也来到上海,协助毛泽东开展工作,并同向警予一起组织女工夜校。

年2月,杨开慧随毛泽东回到韶山开展农民运动,协助毛泽东创办农民夜校并担任教员。同年12月,杨开慧离开韶山转往广州协助毛泽东收集、整理资料,编写文稿,负责联络工作。

年初,毛泽东对湖南农民运动进行考察,杨开慧把大量的调查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工整地抄写下来。

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按照党的八七会议指示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杨开慧带着三个孩子回到长沙板仓开展地下斗争。

年10月,杨开慧被捕。敌人逼问毛泽东的去向,要她公开宣布与毛泽东脱离夫妻关系。杨开慧坚定地说,“牺牲我小,成功我大”,“要我和毛泽东脱离夫妻关系,除非海枯石烂!”

年11月14日,杨开慧就义于长沙浏阳门外识字岭,年仅29岁。

如今,由杨开慧烈士故居、陵园、陈列馆以及杨公庙四部分组成的杨开慧纪念馆,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每年接待游客余万人,接待开展党性教育和主题党日活动的机关单位余个。

06

陈延年

陈延年,又名遐延,安徽怀宁人,陈独秀长子,生于年。年,考入上海法语学校专攻法文,年考入震旦大学攻读法科。年12月下旬,赴法国勤工俭学。年,摒弃原先信仰的无政府主义,转而信仰马克思主义。年6月,与赵世炎、周恩来一起创建旅欧共产主义组织--中国少年共产党,并担任宣传部长。同年秋,加入法国共产党。不久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年10月,陈延年回国后被党中央派赴广州,先后任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驻粤特派员、中共广东区委秘书兼组织部长。不久,接替周恩来任中共广东区委书记,他极为重视加强党的建设,健全区委领导机构,建立党课制度,着力于党员的培训和教育,加强党的团结。到年3月,广东党组织已拥有多名党员,是当时全国党员人数最多、组织机构最健全,具有高度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地方党组织之一。

年11月,陈延年协助周恩来建立海陆军大元帅府铁甲车队。年11月,在铁甲车队的基础上,周恩来、陈延年等商定,从黄埔军校毕业生中再抽调一批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作为骨干,建立了著名的叶挺独立团。

年6月,陈延年、苏兆征、邓中夏等领导了震惊中外的省港大罢工。

在国共合作的大革命中,以陈独秀为首的党中央对国民党右派的进攻,采取了妥协退让政策。陈延年坚决反对,他以中共广东区委的名义报告党中央,要求中央坚决抛弃对国民党右派的妥协退让政策,他在与邓中夏、张太雷谈起陈独秀的错误时,气愤地说:“(陈独秀)看不出蒋介石的阴谋,看不见工农的力量,竟把无产阶级当作革命的苦力。”又说:“我是共产党,坚决站在党的立场,反对右倾机会主义的妥协退让政策!”

年4月,陈延年赴武汉参加党的五大时,中央任命他接任中共江浙区委书记,他当即转赴上海,途中上海发生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年6月,中共中央撤销江浙区委,分别成立江苏省委和浙江省委,陈延年任中共江苏省委书记。在白色恐怖笼罩下的上海,陈延年和赵世炎等不顾危险,部署工作,寻找失散的同志,恢复和重建党组织,积极开展斗争。6月26日,陈延年遭国民党军警逮捕。敌人为了得到上海中共党组织的秘密,对陈延年用尽酷刑,将他折磨得体无完肤,逼迫他供出上海党的组织。但陈延年以钢铁般的意志,严守党的机密,宁死不屈。

年7月4日晚,陈延年被国民党反动军警押赴刑场。刽子手喝令他跪下,他却高声回应:革命者光明磊落、视死如归,只有站着死,决不跪下!几个执刑士兵用暴力将其按下,松手挥刀时,不意陈延年又一跃而起,这一刀未砍着颈项,刽子手也差点吓得摔倒。最后,他竟被凶手们按在地上以乱刀残忍地杀害。

“我们的党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从地上生出来的,更不是从海外飞来的,而是在长期不断地革命斗争中,从困苦艰难的革命斗争中生长出来的,强大出来的。”陈延年年说的这句话,现在被印在了上海龙华烈士陵园纪念书签上。

07

杨靖宇

杨靖宇,原名马尚德,年出生于河南省确山县一个农民家庭。学生时代积极投身反帝爱国运动。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组织确山起义,任农民革命军总指挥。年秋到开封、洛阳等地从事秘密革命工作。年春赴东北,任中共抚顺特别支部书记,领导工人运动。在河南和东北曾5次被捕入狱,屡受酷刑,坚贞不屈。

年九一八事变后,任中共哈尔滨市委书记,兼满洲省委军委代理书记。年秋被派往南满,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32军南满游击队,任政治委员,创建了以磐石红石砬子为中心的游击根据地。年9月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1军第1独立师师长兼政治委员。年4月联合17支抗日武装成立抗日联合军总指挥部,任总指挥。同年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1军军长兼政治委员。年6月任东北抗日联军第1军军长兼政治委员。7月任东北抗日联军第1路军总司令兼政治委员。杨靖宇率部长期转战东南满大地,打得敌人心惊胆战,威震东北,配合了全国的抗日战争。日伪军连遭打击后,加紧对东北抗日联军的军事讨伐、经济封锁和政治诱降,同时对杨靖宇悬赏缉捕。在极端艰难的条件下,他以“头颅不惜抛掉,鲜血可以喷洒,而忠贞不贰的意志是不会动摇”的崇高气节,继续坚持战斗。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曾致电向以杨靖宇为代表的东北抗日武装表示慰问,赞之为“冰天雪地里与敌周旋7年多的不怕困苦艰难奋斗之模范”。

年在东南满地区秋冬季反“讨伐”作战中,他与魏拯民等指挥部队化整为零、分散游击。自己率警卫旅转战濛江一带,最后只身与敌周旋5昼夜。他以难以想象的毅力,坚持和敌人进行顽强斗争,直至弹尽,于年2月23日在吉林濛江三道崴子壮烈牺牲。残忍的日军将其割头剖腹,发现他的胃里尽是枯草、树皮和棉絮,竟无一粒粮食。为纪念他,年东北民主联军通化支队改名为杨靖宇支队,濛江县改名为靖宇县。

“杨靖宇纪念馆自年起开始免费对外开放。自开放以来,前来参观的团体和个人络绎不绝,很多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驻地部队、社会团体均在纪念馆内举行爱国主义教育、入党宣誓等活动。”杨靖宇将军纪念馆负责人程娜表示,纪念馆年接待参观人数40余万、参观团体数百个,成为对广大干部群众、青少年学生、部队官兵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阵地。

08

陈谭秋

陈潭秋,年生,湖北黄冈人。青年时代积极参加五四运动。年秋,他和董必武等在武汉成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年7月出席党的一大。此后,陈潭秋先后任中共安源地委委员、武昌地方执委会委员长、湖北区委组织部主任、江西省委书记、满洲省委书记、江苏省委秘书长等职,领导各地的工人运动、学生运动和兵运工作,为党的事业四处奔波。

年初夏,陈潭秋到中央苏区工作,任福建省委书记。年1月,在瑞金召开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次代表大会上,他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和中央政府粮食部部长。红军长征后,陈潭秋留在中央苏区坚持游击战争,任中共苏区中央分局委员兼组织部长。年8月赴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后参加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的工作。

年5月,陈潭秋奉命回国,任中共中央驻新疆代表和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负责人。他同新疆军阀盛世才进行了灵活巧妙的斗争。当盛世才公开走上反苏反共道路后,年夏,党中央同意在新疆工作的共产党员全部撤离。陈潭秋把自己列入最后一批,表示:“只要还有一个同志,我就不能走。”

年9月17日,陈潭秋被捕。敌人对陈潭秋施以酷刑,逼迫他“脱党”。陈潭秋坚贞不屈。年9月27日,陈潭秋被秘密杀害于狱中,时年47岁。

09

罗炳辉

“你应该爱惜自己,努力工作学习,继承遗志,以纪念你父亲……”这封陈毅元帅的亲笔信,如今作为国家二级文物,静静地躺在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文物管理所。不久后,它将出现在提升改造后的罗炳辉将军纪念馆,与其他文物史料一起,向世人传递军事家罗炳辉将军的英雄事迹和不朽精神。

罗炳辉,年出生在云南彝良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年入滇军当兵,作战勇敢,从士兵升至营长,参加了讨袁护国战争和北伐战争。因对军中腐败现象不满和对旧制度的仇恨,他很快接受了进步思想,于年7月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1月,他率部起义,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历任团长、旅长、纵队长、军长等职。

在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作战中,他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指挥所部参加了龙冈、广昌、莲塘、南雄水口、建黎泰、黄陂、草台岗等战役战斗,连战连胜。在完成艰险任务中,他智勇兼备,屡立战功,曾获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颁发的二等红星奖章。第五次反“围剿”开始不久,他担任红9军团军团长,率部参加广昌保卫战,并护送北上抗日先遣队出征过闽江。年10月率部参加长征,途中屡担重任,掩护中央机关和红军主力北上,表现出高超的指挥艺术。中央军委赞誉红9军团为“战略轻骑”。

全面抗日战争初期,罗炳辉曾以八路军副参谋长名义,在八路军武汉办事处从事统一战线工作。年任新四军第1支队副司令员、第5支队司令员,率部开辟皖东抗日根据地。年后任江北指挥部副指挥兼第5支队司令员、第2师师长兼淮南军区司令员等职,为巩固和扩大淮南抗日根据地作出了重要贡献。

解放战争时期,罗炳辉任新四军第二副军长兼山东军区副司令员。虽身患重病,他仍亲临前线部署作战。年6月21日在兰陵突然病情恶化,不治逝世。罗炳辉用毕生的精力实现了自己的诺言:“人生最快慰的是真正勇敢地牺牲个人的一切利益,最热诚努力地为民族独立、自由解放而斗争,尤其要为劳动大众的解放和利益,以真理、正义、公道为人类的幸福而斗争。”

“罗炳辉将军逝世后,陈毅元帅写给罗炳辉将军大女儿罗镇涛的这封信,是我们的镇馆之宝。”罗炳辉将军纪念馆馆长王科星介绍。早在年,彝良县就设立了罗炳辉事迹陈列室,年更名为罗炳辉将军纪念馆。30多年来,平均每年接待游客15万人左右。目前,纪念馆正在进行提升改造,将增加声光场景模拟等更先进的科技手段,以更好地向世人展现罗炳辉将军的光辉业绩和崇高风范。

10

赵一曼

赵一曼,原名李坤泰,年10月25日出生在四川宜宾的一个地主家庭。五四运动爆发后,赵一曼开始阅读《向导》《新青年》《妇女周报》等革命书刊,接受革命新思想。年冬,赵一曼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1月,她进入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学习。

年9月,赵一曼前往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次年回国后,在宜昌、南昌和上海等地秘密开展党的工作。

年九一八事变后,赵一曼被派往东北地区发动抗日斗争。她先后任满洲总工会秘书、组织部长,中共滨江省珠河县中心县委特派员、铁北区委书记,领导工人进行罢工运动,组织青年农民反日游击队与敌人进行斗争。她能文能武,机智过人。为了启发工人、妇女觉悟,她不时创作一些文艺作品在地下刊物上发表。

年秋,赵一曼任东北抗日联军第3军1师2团政治委员。11月间,第2团被日伪军围困于一座山间。赵一曼为掩护部队突围,身负重伤,养伤期间被日军发现,战斗中再度负伤,昏迷被俘。

被俘期间,日军对赵一曼施以酷刑,用钢针刺伤口,用烧红的烙铁烙皮肉,逼其招供。她宁死不屈,严词痛斥日军侵略罪行。为了得到口供,医院监护治疗。在医院里,她积极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教育争取看护和看守人员。年6月28日,医院看护医院,但很快被追敌再度抓捕,受到更加残酷的刑讯。

年8月2日,赵一曼被押上去珠河的火车。她知道最后的时刻到了。在这最后的时刻,她给心爱的儿子写下遗书:“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牺牲的!”临刑前,她高唱《红旗歌》,“民众的旗,血红的旗,收殓着战士的尸体,尸体还没有僵硬,鲜血已染红了旗帜……”她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壮烈牺牲,年仅31岁。

为纪念赵一曼,哈尔滨的一条主要街道命名为一曼大街。在她的故乡宜宾市建有赵一曼故居、赵一曼纪念馆等。

近年来,宜宾市、叙州区积极传扬烈士事迹和“一曼精神”。年,宜宾市启动了“百校同演同看《赵一曼》”活动,通过在全市学校排练话剧《赵一曼》不同片段的方式,让赵一曼的事迹在青年学子中种下红色基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fingerad.net/ldjxbx/8383.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