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有个小病小痛而又不想去看医生的时候,通常会自己去药店买药。不知道大家是不是这样吃药的:打开说明书,看了下服用说明,其他禁忌注意事项根本不看,或者直接把说明书扔了。
其实,说明书有大作用,它关系着我们的生命安全。因为没有仔细阅读说明书而治病变致病的患者,每年都有。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说明书该怎么看。
说明书记录了该药品的使用方法和禁忌,说明书上密密麻麻的小字通常看得我们头脑发昏,以至于我们经常把说明书扔到角落里。
但从安全的角度来看,以下这5个重要信息,我们还是得仔细看清楚:
1.禁忌人群——什么人不能吃这种药;
2.准字——是不是假药;
3.OTC标识——是不是处方药,该买哪种药
4.有效期或失效期——现在吃这种药还有没有用;
5.用药途径和剂量——吃多少、怎么吃。
禁忌人群仔细看每种药品,说明书上都标著有禁忌人群。稍不注意,可能反而吃出了毛病。
禁忌常用慎用、忌用、禁用这三个近义词标注,区别在于警告程度不同。
慎用是初级警告,吃药前再仔细想想,程度最轻。主要是用来警示喜欢自我诊断,自我用药的人。
1.比如孕妇,要慎重考虑你肚子里的小孩;
2.比如小孩或老人,要慎重考虑是否能承受剂量,代谢会不会有问题;
3.比如肝肾本身就有点问题的人,要慎重考虑,吃了药会不会加重肝肾负担。
但如果是医生亲自把这个药开给你,并确认你吃它没问题,就不用过于纠结和担心。
忌用和禁用都是比较严厉的警告,而禁用又更严厉一些。
如果你发现自己属于忌用或禁用人群,那意味着,在你身上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比较大,一定要和医生再次沟通确认。
尤其要注意禁用警告,因为一旦发生不良反应,后果会很严重。
辨别假药,看准字目前国内所有正规的药品和保健药品,说明书上都会写着「国药准字」。
如果药品说明书上写着卫药健字,假药无疑。因为卫药健字这种批准文号早就已经被废除了。
至于保健品——无良商家最喜欢把保健食品当成保健药品来推销,大吹特吹保健品的药效,结果钱没少花还耽误了消费者的治疗。
要想不上当?拿出说明书仔细检查就行。
如果说明书上写着卫食健字或者国食健字,说明产品只是保健食品,而不是保健药品。用保健食品谈药效?不存在的。
不过,即使说明书上注明了「国药准字」,也不要大意。
建议搜索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进行查询,查询一下准字是否对应这个药品。因为张冠李戴的假药也是存在的。
当然,从正规渠道购买的药品,真实性还是相对有保证的。
OTC标识教你买对药头疼脑热等一些小病,都可以用非处方药(OTC)来解决,认准右上角的OTC标识就行。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OTC可以分为甲类(红底)和乙类(绿底)。绿色比红色更加安全。
更安全的乙类OTC药品
▼
有效期很重要有效期这么重要的事情,一般药品包装盒和说明书里都会有。
药品过了期限或变质,不能治病还是小事,引起其他不良反应反应才是大麻烦。
有次吃过敏药,没注意看日期,吃完后变得更严重了,后面换了三种不同的抗过敏药才好。
有效期指的是直到这一天还有效,失效期指的是到这一天就失效了。
外观有变化的药物不能吃!
没有到过期时间,但如果药品外观看着就不对劲,比如膨胀、变色或者冒霉点,最好也别吃。
按照说明书规定储存药品,是药品有效期能成立的前提。
一般来说,药品储存要求环境常温且干燥,还有些药要求避光,有些药甚至要求冷藏。
普通人家,可能根本没注意储存条件,或者环境达不到条件要求,所以太接近过期时间的药,还是别吃了。
注意服用说明,避免吃错只有按时、按量服药,才能更好地完成治疗过程,身体才能尽快好起来。
这里为大家梳理一下常见的服药时间:
1.空腹、饭前,指餐前30~60分钟;
2.饭时,指饭中第一口饭时或餐后立刻;
3.饭后,即餐后15~30分钟;
4.睡前,指睡觉前30分钟;
5.必要时,指遇特殊情况时使用药物,比如需要疼痛时才使用的止痛药,又如体温超过38.5℃时使用退烧药。
总而言之,说明书关乎生命安全,绝不能小瞧。
请提醒家里人,千万别乱扔说明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