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条件的改善,门诊结石患者明显大幅增加。一般结石好发年龄为30~50岁,其中男性又多于女性2~3倍,这是因为雄激素增加肝脏代谢而产生草酸。一般来说,常曝晒于太阳底下工作,大量流失水分的人较易产生结石;此外,久坐办公室的人因缺乏运动、应酬多又暴饮暴食,罹患结石机率也较高。如何预防结石呢?且看小编支招···
1.多喝水 每天喝足ml水份,以白开水最好;每天排尿量至少ml,不要憋尿,多喝多尿有助于细菌、致癌物质和易结石物质快速排出体外,减轻肾脏和膀胱受害的机会。如有尿路感染,要彻底治疗,因尿路感染是造成结石的成因之一。
2.少喝啤酒 有人认为啤酒能利尿,可防止尿结石的发生。其实,酿啤酒的麦芽汁中含有钙、草酸、乌核苷酸和嘌呤核苷酸等酸性物质,他们相互所用,可使人体内的尿酸增加,成为肾结石的重要诱因。
3.肉类 动物内脏要少吃控制肉类和动物内脏的摄入量,因为肉类代谢产生尿酸,动物内脏是高嘌呤食物,分解代谢也会产生高血尿酸,而尿酸是形成结石的成份。因此,日常饮食应以素食为主,多食含纤维素丰富的食品。
4.少吃食盐 太咸的饮食会加重肾脏的工作负担,而盐和钙在体内具有协同作用,并可以干扰预防和治疗肾结石药物的代谢过程。食盐每天的摄入量应小于5克。
5.慎食菠菜 据统计,90%以上的结石都含钙,而草酸钙结石者约占87.5%。如果食物中草酸盐摄人量过多,尿液中的草酸钙又处于过饱和状态,多余的草酸钙晶体就可能从尿中析出而形成结石。在食物中,含草酸盐最高的是菠菜,而菠菜又是人们常吃的蔬菜之一。
6.睡前别喝牛奶 由于牛奶中含钙较多,而结石中大部分都含有钙盐。结石形成的最危险因素是钙在尿中浓度短时间突然增高。饮牛奶后2~3小时,正是钙通过肾脏排除的高峰,如此时正处于睡眠状态,尿液浓缩,钙通过肾脏较多,故易形成结石。
7.不宜多吃糖 服糖后尿中的钙离子浓度、草酸及尿的酸度均会增加,尿酸度增加,可使尿酸钙、草酸钙易于沉淀,促使结石形成。
8.晚餐早吃 人的排钙高峰期常在进餐后4~5小时,若晚餐过晚,当排钙高峰期到来时,人已上床入睡,尿液便潴留在输尿管、膀胱、尿道等尿路中,不能及时排出体外,致使尿中钙不断增加,容易沉积下来形成小晶体,久而久之,逐渐扩大形成结石。
9.多吃蔬菜和水果 蔬菜和水果含维生素B1及维生素C,它们在体内最后代谢产物是碱性的,尿酸在碱性尿内易于溶解,故有利于治疗和预防结石。
10.减少食用会代谢出高尿酸的食物,如内脏类、胚芽、豆类、肉汁、肉汤等。
11.减少蛋白质的摄入 有研究表明高蛋白饮食可增加尿结石的发病率。因此节制食物中的蛋白质,特别是动物蛋白质,对所有结石患者都是有益的。
12.适度的运动,可以加强新陈代谢,保持理想体重,避免肥胖。
至善堂专家提醒您:若出现症状,千万别独自忍痛,应尽快就医。
版权声明:
本文封面图片源于网络。由潍坊至善堂医馆(hantang)推荐发表。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