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前选择搬离北京二环,
住进了昌平的一个小村子里。
她把大自然当作花器,
就地取材,
创作出了许多超美的花艺作品。
现在,受到小雨的影响,
陆续有10个好友也搬来村子里同住,
装修得宛如森林。
她们有的是做财务的,
有的是色彩搭配师,
在老去之前,
抱团生活,一起玩花艺。小雨说:“生活就像一场大地花艺,
未来是否会离开村子,
是否会走入婚姻,
我并没有刻意期待,也从不抗拒。”撰文庄娅琼
倪小雨是一名服装设计师,住在北京昌平区一个普通的村子里,已经7年了。
她在村子里有一个工作室,平时靠定制成衣谋生,其余的时间里,她喜欢跑进村子深处的丛林里,玩大地花艺。用大自然做花器,获得忘我的快乐大地花艺在国内才刚刚兴起,3年前小雨第一次听到这个名词时,一头雾水。
跟着比利时花艺大师StefAdriaenssens学习后,她才发现,这是一种完全颠覆传统插花的活动。
“当我们来到野外,首先要观察四周的环境,所有的创作都是就地取材,大自然给了什么,就用什么。”
现代花艺大师StefAdriaenssensStefAdriaenssens大地花艺作品小雨对大地花艺着了迷,住在村里的最大好处就是,周围的环境非常适合做大地花艺。没有工作的时候,她和女友们就开着车到处转悠,看到喜欢的环境,当即就选定为创作场地。有时,她们会提前做设计和策划,前一天画好图纸,仔细考虑可以选用什么材料。但更多的时候,都是“激情创作”。
StefAdriaenssens以北京鸟巢为灵感
创作大地花艺作品小雨说:“大地艺术不像传统插花那么注重结果,真正在做的时候,是忘我的,不会担心最后好不好看。”
有一次,小雨和姐姐回到宜昌老家,路遇一个山谷,被美景迷住了。下车脱了鞋,卷起裤脚,就跳进了溪水里开始摆石子、捡树枝、采野花做造型,浑然不觉天什么时候黑了。还有一次,小雨花了4、5个钟头,终于完成了一件特别满意的作品,突然间山里涌下了大量的溪水,一瞬间作品就被打散了。“没有惋惜,它们本来就是大自然的,不属于我。大地花艺最令人着迷的部分,就是不可预知。”也有人会质疑大地花艺,但在小雨看来,把大自然稍加修饰,使人们重新注意到大自然的美,从中得到与平常不一样的感受,这就是大地花艺的最大意义。“平时大家注意不到的风景,突然变得有惊喜了,和大自然的互动多了,人才会真正热爱大自然。”野花生于自然,腐于自然,仍然是最好的自然循环。StefAdriaenssens在北京完成的大地花艺作品离开二环,搬到村里做彻底的手艺人小雨出生于湖北宜昌,年上大学的时候,选择了去美国读服装设计,毕业后一直生活在旧金山,一边工作,一边坚持跟随日本老师,学了6年的草月流花道。“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候积累下了扎实的插花技巧,好像是为现在做大地花艺准备。”
小雨的草月流花艺作品
年,父亲突然得了重病,她决定回国生活。因为想做一个手艺人,就选择了姐姐所在的城市北京,开了一家自己的店,为客人定做衣服。
搬到这个村子之前,她的店开在工体附近,专门做棉麻服饰,当年在北京小有名气,王菲也来定做过几件衣服。服装店越来越有名气,开始有加盟商找过来,小雨不得不放下了做衣服的剪刀和针线,忙于奔走,处理各种生意上的琐事。虽然钱赚得多了,但她却有些失落:“我的初衷是想做一个手艺人,一个设计师,不是商人。”小雨在村中工作室的院子偶然的一次机会,她去昌平找一位花友玩,两人因插花相识,都是花艺爱好者。朋友在那边的学校教书,小雨一走进那个村子,就特别喜欢,当天就找到了房东,签了约租了一栋房子。市中心的房子退租了,店铺也关了,小雨把家和工作室都搬到了村子里。从此以后,需要定做衣服的客人,都要驱车1个多小时,赶到郊外来找她。意想不到的是,来的人都非常喜欢这里。甚至小雨的女友们,一个接一个地搬了过来。有的人是财务,有的人是培训老师,还有的人是色彩搭配师。“她们过来一看,我又拿起了我的剪刀,掌握了自己的时间。发现生活真的可以这样过。”把客厅布置成小森林,太开心了
装修村里的房子,小雨并没有花多少钱,只是换了几盏灯,家具和陈设都是一直跟着小雨的老东西。最早搬进来的时候,客厅没有摆放任何家具,而是堆满了绿植和花卉。连张椅子都没有,小雨就盘腿坐在地上。后来朋友来得多,为了照顾大家的舒适,才放了简易的榻榻米茶桌。
最大的一棵琴叶榕已经有十几岁了,顽强又皮实,是客厅的定海神针。它的周围摆放着春羽、桂花、鸡蛋花等植物。
从小长在三峡边的山里,她习惯了被自然绿植包围。“不管到几岁,每天在家里都可以像个孩子一样,在森林里穿来穿去,太开心了。”
在美国学习草月流花道时,小雨曾经去日本老师的家里参观。有一个印象深刻的小细节,后来成为了她人生的烙印。她说:“老师每天都会在信箱下,摆上一盆新鲜的花,哪怕只是很简单的当季小花,飘在清水里。”老师告诉小雨,这个习惯是因为觉得邮递员每天都很辛苦,希望他们过来看到花的时候,能够感受到生活中的美,那一刻能够开心一点。小雨觉得,花艺真正的美是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用心准备的温暖细节里。她喜欢有禅意的中式院子,就给月亮门配了一棵简洁的松树,地上用白色石子铺了步道,再无多余的装饰,空间宽敞。冬天的时候,她喜欢坐在窗边一边喝茶,一边晒太阳,舒服得感觉时间就像停止了。专注体验当下的每分每秒,是小雨搬进村子后最大的感触。老去之前提前抱团生活,
从不睡懒觉,每天都保持充电状态每一次做大地花艺的时候,站在天地间,小雨和女友们都不断感觉到个体的渺小。曾经的很多焦虑,在做大地花艺的时候,都能慢慢放下。小雨说:“现在很流行抱团养老,我们已经提前在抱团生活了。”有一位朋友是个70后,是小雨3年前认识的,看到小雨搬过来之后也想进村,于是和老板谈,是否可以每周一进公司,其他时间在线上工作。虽然获得了公司的同意,但也相当于放弃了晋升的机会。她告诉小雨,这是想清楚得失之后,做出的理性决定。另一位朋友是个80后,职业是色彩搭配师。她曾经在王府井工作,年薪有50-60万。以前的工作,经常需要陪客人去国外挑选设计品,到处飞,身体一直出问题。看到小雨的选择后,她纠结了好久,想了一两年后,在大家的鼓励下,才最终搬进了村子。小雨和女友们在村子里的生活非常有规律,所有人的卧房里都没有厚窗帘,每天太阳一升起来,大家就起床了。
上午,大家都会去林子里跑步、遛狗、打太极拳、做瑜伽,向村里人买一些本地种的蔬菜瓜果。
下午到晚间则是高度专注的工作时间,小雨会接待预约的客人,思考定制设计,投入地做衣服。
大家都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天都过得很充实。更是保持着不断充电的习惯:“我们会经常分享彼此最近在学什么,有好的课程也会组团参加。”这些年来,村里住的人不少,但来来去去,最后能真正定居下来的人,不仅要喜欢慢节奏的生活,更重要的是要有一门手艺,不用朝九晚五去上班,也能养活自己。小雨还有7位“家人”,它们是3只狗、4只猫。家里的金毛是在卖肉的餐馆救回来的,当时它已经怀孕,救回来3个月后,生了一窝8只小金毛,小雨送给朋友7只,还定期回访。自己留下了一只,陪伴死里逃生的母亲,现在母女俩每天都在一起。收养的猫也都是流浪动物,有的刚出生就被扔在垃圾桶,有的断了腿,医院。小雨说:“人也好,小动物也好,花花草草也好,也许相遇的那一刻就注定了,这是一种缘分,我不想去抗拒它。生活就像一场大地花艺,未来会走向哪里,是否会离开村子,或许会走入婚姻,我并没有刻意期待,也从不抗拒。”部分图片由倪小雨、鹿石花艺提供
近期报道:《我只是生了孩子,为什么整个社会都要惩罚我?》《跨国夫妻住㎡老洋房,上海丈夫最爱带外国妻子逛菜市场》《上海第一栋女性共享公寓:规矩繁多,住进去却都不想走》《全北京最震撼的两室一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