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C堪称皮肤科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老药、常见药。
多少老百姓都知道:过敏了要来点维C……
即便是如此发达的今日,用到它的地方还真不少:紫癜、辅助抗过敏止痒、抗氧化美白……
印象中维C老便宜了,一两块钱一个小瓶,满满的片,够吃好几个月。
觉得它就应该是随手可得的东西。
然而,太多次让患者去购买维生素C片时,被告知被店员推荐了大瓶的漂亮包装的各种花花绿绿的具有奇特功效的”维生素C“。
虽然作为极其不愿意被称为“三素大夫”的皮肤科医生的主创们,今天还是给大家转载魏老爸这篇文章。科普一下,这些价格差异如此之大的维生素C,到底有差别吗?买的时候该如何选择?
犹记得小时候药房里的VC
还是黄色糖衣的小药丸
内里极酸
现在的VC
满大街都能买到
形式也是多种多样
▲图片来源于网络
VC片啊
VC软糖啊
VC泡腾片啊
口感是越来越甜了
不知道补进去的维生素C有多少呢?
分别来看看!
▲样品费+检测费:+元
3块5vs98块的VC片
实力打脸,啧啧啧
跑到药店购买
店员推荐了一瓶维生素C
惊呆了,我可是看过
《2块钱的维生素C和98块钱的维生素C,有什么区别?》的人
这篇文章写过
2块的和98块的并没有什么区别
转而询问店员
有没有其它便宜的维生素C
结果2块钱的维生素C没买到
买到了涨价变成3块5的
嗯,又通货膨胀了
较真的我又上线了
相差这么多钱
真的没什么区别么
统统买回来测了一下
打脸了
还真是有区别
98块的维生素C,更差劲!!!
对,你没看错
98块的保健品维生素C
实测含量比标注的少了一半
还多送了你86.7%的糖
敢情多花了96块钱
买个偏甜的口味
再看看3块5的维生素C
这款是OTC药品
维生素C实测含量偏差4%
不含糖
要知道
保健品和药品是有区别的
药品写着“国药准字:XXXX”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有OTC标志的
为非处方的药品
可以在药店或超市买到
瓶子上印蓝帽子的就是保健品
▲图片来源于网络
药品是啥意思?
就是按食药监规定
它就是卖1分钱也要保证安全有效
保健品呢?
是“声称并具有特定保健功能
或者以补充维生素、
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
注意!
它是食品!
而只要它成分是安全的
卖0块上头也不管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价格差距这么大
维生素C到底值多少钱呢?
我们从某批发网站上截了个图
原料大概也就一公斤40块钱吧
▲图片源于某批发网站
换算一下
一片添加mg维生素C
约合人民币0.元
(这是食品级的价格
药品级的欢迎业内人士提供)
▲图为二者成本对比
此刻已经不想说话了
本来以为只是多交了智商税
没想到还少了一半原料钱
原料的成本简直便宜到令人发指
98块的维生素C还要缺斤少两
你们的良心不会痛吗
▲图片来源于网络
当然
现在还有很多号称是
天然维生素C的
比如下面这款
号称是进口的
“巴西针叶樱桃粉”
▲官方店产品页面截图
我就不测了
食药监发布的《保健食品原料目录(一)》规定
成人维生素C每天最低30mg
▲公告截图
而这款
每片标注含25mg维生素C
一天一片
这连保健品都算不上了吧
也就是个普通的糖果片
真是智商税里的智商税
税上加税!
▲图片来源于网络
VC软糖
等于给孩子吃了块糖
很多宝妈都会为孩子选择VC软糖
真的适合吗?
我们测了3款
来看看结果如何
▲你没看错,里面6、70%是糖
维生素C含量倒是都达到宣称值了
不过同维生素C一起的
每天还有3g到9g糖
过多的糖分
会加重宝宝的口味
并有增加龋齿的风险
人家都写明了——是软糖
VC泡腾片
劝你们别生吞
还有的家长会选择泡腾片
有些成年人也会选择它
冲起来很有“逼格”的感觉
然而
泡腾片只能让你喝上一杯
酸甜口味的气泡水
至于想补充的维生素C
每片泡腾片只添加了9mg
半筒(10片)的含量
还不如一片VC片
唉...
▲动图来源于网络
另外,对于儿童来说
泡腾片更严重的问题
不是维生素C的含量
而是泡腾片的钠含量超高
最高一片含钠mg
两片超过了mg
4到7岁的儿童
钠的每日适宜摄入量为mg
即使是成人
每日适宜摄入量也仅为mg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截图
儿童的肾脏往往更为脆弱
看了下泡腾片产品建议
每日1~2片
按照这个剂量下去
真不敢想...
整个测下来
结果并不美丽
软糖的高糖
和泡腾片的高钠
让我对用它们来补充VC的想法
表示深深的怀疑
98块与3块5的VC差异
也让我惊诧
偷工减料这么多
何时这个市场才能真诚以待
最后告诫大家
泡腾片千万不要生吞
千万不要生吞
不
要
生
吞
别不信邪去尝试
也不要去百度
......
扫码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