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健康进口ne安全海外代购儿童食品

↑今年8月,加拿大主动召回其出口的儿童维生素D软糖,这让经常海淘代购的家长们十分震惊。据了解,这种“小熊糖”在国外是孩子补充维生素的首选产品,在国内,也被代购店主大肆营销、盲目夸大其效果,导致人人争相购买,而不顾孩子是否适合。事实上,不管是对于等待新生命降临的准爸妈,还是已经为人父母的家长来说,关于孩子的事情,都是头等大事。因此,有关食品安全专家特别提醒广大消费者,从海外购买婴儿食品、营养品,除了存在食品安全风险之外,其产品本身也不一定适合中国宝宝。火爆背后存隐患

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网购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的一部分。“我家宝宝喝的奶粉、用的纸尿裤都是朋友从海外代购回来的。这些产品不但质量好,价格还比国内便宜一半。”刚做了妈妈的明悦说。除了奶粉、纸尿裤外,奶瓶、保健品等海外代购的其他母婴产品也受到中国妈妈的热捧。“相比之下,我还是比较信任国外的母婴产品,加上如今海外代购比过去方便,我自然选择国外产品。”明悦坦言。

母婴用品海外代购虽然日趋火爆,可与常规购物相比,它也有令人烦恼之处。比如,货源到底是真是假?购买后能不能退换?遇到质量问题如何索赔?这些都让消费者困惑。

“现在做海外代购的人多,在购买产品时,怎么分辨真假呢?”准妈妈刘女士担忧道,“上当受骗事小,孩子健康事大啊。”

海外代购的产品无论真假,妈妈们在货物退换和售后服务方面都很难维护自己的权益。

“如果是在购物网站上代购的产品,消费者可以维权,但维权成本很高。主要是网上代购属于异地购买,消费者与经营者相距甚远,双方协商不便,而且相关产品的鉴定也比较麻烦。一旦经营者不承认产品有问题,消费者要维权,就必须到经营者所在地的相关部门投诉,而且海外代购涉及海外产品,要鉴定也非常困难。”一位消费者协会的工作人员介绍说。

据了解,目前国内对网络商品交易已有明确规范,但对海外代购这一类涉外交易,相关部门的监管还在逐步完善中。并且,海外代购环节复杂、隐蔽,很难实施有效监管,而私人代购更无从监管。

缺乏有效的监管

据阿里巴巴公司相关统计显示,婴幼儿产品逐渐成为海淘清单中的“主力军”,从奶粉、营养品到各种零食,很多家长在购买宝宝所用的产品时,最信赖的就是“纯进口”。在他们看来,进口的东西一定非常有保障,而且效果一定是最好的。海外营养品之所以如此受欢迎,缘于其贴上了“纯天然”、“无副作用”等标签,家长因此不惜花费高价去购买母婴产品。然而,国外的产品就绝对安全可靠吗?

8月,加拿大卫生部发出通告主动召回的这款儿童维生素D软糖,也就是海淘圈中人尽皆知的“小熊糖”。被召回的原因是其维生素D含量是标明剂量的4倍,远超过8岁及8岁以下儿童每天安全服用的标准上限。此外,该公司同时召回另一款成人维他命产品,原因也相似。据以往销售数据显示,被召回的“小熊糖”产品,在各类海淘网站上销量排行均在前10名,目前依旧在各海淘网站热销,并在产品介绍中称其安全、高效,“连续9年美国销量第一”,“获年美国儿童咀嚼维生素组织最佳口味大奖”等诸多头衔。

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的数据显示,年中国内地“海淘族”规模已达到万人。对于海淘婴幼儿营养品的风险,有关食品安全专家提醒广大消费者千万不容忽视。海外代购链条长、跨国境,缺乏有效监管,代购商品真假难辨,售后服务无保障等问题始终困扰着消费者。近几年,此类纠纷案件也很常见,通过非正规渠道购买商品,如果遇到质量安全问题,消费者往往会索赔无门,无法用法律武器来捍卫自己的正当权益。

根据有关食品安全法律规定,保健食品须经国家食药监管总局注册备案,只有标示为“蓝帽子”的才是保健食品,进口保健食品也不例外。此外,进口保健食品的预包装上必须贴有中文标签和中文说明书,标示的内容必须真实、准确并符合我国法律法规要求,没有相关标签或标注不合规定的产品不能进口。中文标签必须标明产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并注明食品的原产地及境内代理商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而且进口保健食品还要有相关卫生证书。然而事实上,现在的海淘代购产品十分难以监管。

本土食品更适合

“现在有一部分妈妈会选择从日本代购奶粉,但日本人吃海产品居多,通常身体不缺碘和锌,所以日本奶粉中碘和锌的含量通常较低,不适合中国婴幼儿食用,尤其不适合中国内陆缺碘地区的婴幼儿。”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标准三部副主任韩军花说。

还有一部分妈妈喜欢“海淘”营养品来为孩子补充维生素AD,这其实是一种认知上的误区。一方面,国内外婴幼儿无论是成长环境、饮食习惯还是身体状况都与中国宝宝有区别,国外的营养品不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及《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的配比建议来设计,一般国外推荐的剂量比国内要低,并不适合我国儿童营养水平的现状。

这类产品,儿科、儿保专家建议家长选择国产品牌,因为其配方含量一般是按照我国婴幼儿营养需求进行生产,在产品质量上也有相应的保障,妈妈们可以放心地给宝宝进行补充。韩军花说,就拿对宝宝十分重要的维生素AD来说,可选择国内知名药企生产的OTC药品(即非处方药),它与保健食品、普通食品在有效成分含量、审批标准、生产工艺、临床效果上没有明显区别。OTC药品的产品批准文号是国药准字,执行标准是根据《中国药典》来生产执行的,科学配比,生产流程极为严格,能够保证绝对的安全性。

“在国外的食品不断敲响安全警钟的今天,家长在为孩子选择食品、营养时,不应盲目追求‘洋品牌’”。韩军花说,一些没有经过国家相关部门严格审批进口的产品,尤其是一些没有在国内销售的产品,很可能在某些方面意味着“不合格”。

来源:中国医药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fingerad.net/ljsysmbx/84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