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燃动全城的武汉马拉松即将开跑,很多跑友为了能在马拉松赛事上“一展雄风”,都在默默地增加运动量和高强度锻炼。事实上,很多跑友“带石训练”而不自知,最后往往引发肾绞痛、血尿、感染等问题,更有甚者还可危及生命。
近日,我院就接诊了一位夜跑时结石急性发作的患者。
跑了5年,每天喝水不超过3杯,患上尿结石李先生今年32岁,是一位有五年跑龄的运动爱好者,每天晚上他都要去体育馆或者江边慢跑个十来公里,最少也得跑个四五公里才回家。
近期,他为了备战汉马,又特意加大了训练量。平时锻炼的时候,为了轻便他几乎都不带饮用水,一般是跑完了以后再随便喝两口,哪怕运动量再大,他的饮喝水量一天也不会超过三杯。
上周日晚上7点左右,李先生正在青山江滩跑步,突然感觉右侧下腹部剧烈疼痛,倒地后几乎动弹不得。在路人的热心帮助下,李先生被送到就近的诊所,医生判断可能是肾结石急性发作,但是诊所条件有限,医院治疗。
于是,李先生又被连夜送到我院。经查,李先生右侧输尿管下段有一颗一公分左右的结石嵌顿,造成了急性发作,必须马上安排治疗。
当天晚上十点左右,医院为李先生紧急实施了输尿管镜碎取石手术,输尿管镜经尿道、膀胱进入输尿管,精准确定结石位置,配合钬激光,定点将结石击碎,再由套石网篮套住结石从原路取出,细小的结石碎末则随尿液一并排出。
近半小时后,李先生的结石被成功取出,全程没有开刀也没有打孔,李先生笑称“睡了一觉结石就没有了”。
爱运动+勤喝水,科学预防结石为啥坚持运动还会患上结石呢?医院泌尿结石副主任周乐指出,运动员在日常高强度的训练和比赛当中,大量出汗导致体内水分快速流失,从而造成尿液浓度上升,大量的钙盐晶体从尿液中析出并沉积,时间一久就容易患上肾结石。
——图来自网络
周乐表示,预防肾结石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多喝水。大量水分的摄入,一方面可以降低尿液浓度,减少钙盐晶体析出;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排尿量,使尿液在人体内存留的时间缩短,并帮助将钙盐晶体冲出体外,从而起到预防肾结石的目的。
为啥平时不痛,跑步却容易发作?泌尿结石副主任周乐解释,肾结石其实是比较“活泼好动”的,在跑步时,体积较小的结石在长时间的运动中很容易“蹦”到输尿管。一旦堵住输尿管,肾盂包括输尿管就会拼命收缩,要把肾脏不断产生的尿液排出去,这种拼命收缩导致输尿管痉挛,会产生剧烈的肾绞痛,此时人体就会出现大汗淋漓、脸色发白、昏厥、意识模糊等症状,非常很危险。
定期体检,别被“障眼法”迷惑“喜欢运动的朋友,定期体检很必要,发现结石要及时治疗。结石久拖不治会逐渐变大,易引发感染、血尿、肾功能损伤、肾积水,甚至造成肾萎缩切肾、尿毒症等严重后果。”
——图来自网络
泌尿结石副主任周乐提醒各位跑友和运动达人,有些肾结石早期症状并不明显,甚至是静止的,结石患者往往会被这种“障眼法”所迷惑,没有及时意识到自己其实有结石,从而参加剧烈体育运动引起结石发作。因此,在进行长时间剧烈运动前最医院做个彩超筛查,可别让肾结石拖了“后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