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衰竭是一种不可小觑的疾病,肾脏是人体排毒的重要器官,人体通过肾脏来排除“毒素”、排出尿液,维持体液的离子平衡。肾脏一旦出问题,会影响全身。肾衰竭通常是各种慢性肾病发展到后期的产物,患者只能通过透析来维持肾功能,否则将危及生命。肾衰竭如果不加以治疗,后期可能会发展为尿毒症。
肾衰竭也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情况,发病的原因也有所不同。
急性肾衰竭通常在发病之前没有明显的症状,可能在几个小时或者一到两天内发病。导致其发病的原因通常有以下几种:
大量食用高嘌呤的海产品。大量的嘌呤会导致尿酸水平急剧升高,导致肾脏无法代谢,长期就会导致尿结石,进而引发肾病。使用不合格美白产品。有些美白产品中重金属严重超标,会对肾脏造成损害,重者可引发急性肾衰竭。过度运动。过度运动可能导致肌肉细胞受到破坏,进而使得肌红蛋白进入血液,给肾脏带来负担,无法代谢,甚至堵塞肾小管。
而慢性肾衰竭,通常是由于肾脏本身的疾病导致的,比如慢性肾炎、慢性尿路梗阻等疾病,或者由于高血压、糖尿病导致的并发性肾病。
当然,肾衰竭来临时,身体往往给出一些“提示”
1、浑身疲惫。肾功能下降后,导致“毒素”长期积累,进而使人产生精神不振的症状。
2、排尿异常。肾脏代谢功能异常,可能导致蛋白尿,或者尿血等症状,可以观察尿液的性状初步确定。
3、消化道不良反应。肾脏出现问题,导致物质代谢紊乱,会引发食欲不振、腹痛腹泻等症状。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肾脏是人体之本,可见其重要性。所以平时要保护好自己的肾脏,不给其增加过重的负担,让其好好行使自己的排毒功能。肾衰竭听起来可怕,但是这种疾病是完全可以预防的。通过保持合理的作息习惯和健康的饮食方式,可以从源头上预防肾衰。
中医“护肾”重“排毒”
“慢性肾衰竭是由于肾脏功能损伤,毒素积累在体内无法排出,因此‘护肾’和‘排毒’尤为关键”。魏连波教授指出,在“护肾”方面,慢性肾衰竭早期出现肾脏血流减少,供血不足;晚期出现肾小球纤维化硬化、肾脏萎缩等现象。南方中西医肾病科开展中医定向透药疗法,以多年的临床经验形成配方,中药磨粉制成药包,通过中频治疗仪,在肾区局部外敷治疗,能活血通络,有效改善肾脏微循环,增加肾脏供血,从而减缓慢性肾衰竭的进展。在“排毒”方面,中医素有“开鬼门,洁净府,去菀陈莝”之法。
“开鬼门”即是发汗,现代医学研究,汗液里面含有一定量的尿素氮、尿素等肾脏毒素,故通过发汗,可以排掉部分毒素,南方中西医肾病科开展的中药熏药治疗,将中药煎汤在双下肢熏蒸、淋洗,以达到疏通腠理、流畅气血、排毒解毒之功效。
“去菀陈莝”意思是通过大便祛除积滞糟粕,按现代医学观点就是祛除一切病理代谢终产物,代谢终产物包括尿素氮,肌酐,和中分子毒素等。南方中西医肾病科开展的中药灌肠、结肠透析等治疗方法是通过向人体结肠注入过滤水,进行清洁洗肠,清除体内毒素,充分扩大结肠黏膜与药物接触面积,再注入中药制剂,并予保留,在结肠中利用结肠黏膜吸收药物有效成分,起到对肾脏治疗作用,同时可降逆泄浊,降低血肌酐和尿素氮、尿酸等尿毒症毒素。魏主任强调:大量临床数据证明,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有效的控制血肌酐的上升,减缓慢性肾衰的进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