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1月8日上午10点,长街镇市场监管所联合长街卫生院走进位于长街开发区的奇精工厂,开展以“安全用药、共享健康”为主题的药品科普宣传及义诊服务活动。
工作人员正在整理宣传册,紧张有序地为义诊做准备
员工踊跃参加活动,现场热闹非凡
药剂师向前来咨询的员工讲解用药知识宣传册
在活动现场,有员工这样说道:“其实,很多人都没有安全用药的意识和知识,在生活中乱用药、过度用药的情况比比皆是。这次咨询活动,让我们更加了解这方面的知识,确实很有意义。”大家也纷纷表示,会把今天学习到的知识普及给家人与朋友。
附:安全用药的基本常识
1.什么是药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的规定,药品是能用来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或者能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功能的物质(如维生素类)。简单地说,有明确的适应症,有规定的用法用量的物质就是药品。我国现行法规把药品分为三类:中药(包括饮片、中成药)、化学药品(过去称为“西药”)、生物制品(如疫苗、白蛋白、球蛋白等)。
2.药品与保健食品有什么区别
保健食品与药品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保健食品没有确切的治疗作用,不能用作治疗疾病,只具有保健功能。现在,有些保健食品利用非法广告进行夸大宣传,号称能“包治百病”,我们一定不要受非法虚假广告的欺骗,医院就诊,以免耽误正常治疗、加重病情。
3.怎样区别药品和保健食品
最简单的办法是,当你买药时,一定要先在药品的包装盒上找“批准文号”,药品的批准文号开头为“国药准字”,保健品的批准文号开头为“国食健字”或“卫食健字”。
当你决定购买药品或保健食品时一定要先看准“批准文号”,千万不要购买没有批准文号的产品,以免上当受骗。
4.什么是处方药
处方药是必须凭医生处方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处方药的适应症大都是一些复杂而严重的疾病,患者难以自我判断、自我药疗。例如,所有的注射剂和抗生素均属于处方药。在处方药的包装盒、药品外标签、药品说明书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凭医生处方销售、购买和使用”的忠告语。
5.什么是非处方药
非处方药均来自处方药,它一般是经过长期应用、疗效肯定、服用方便、质量稳定、非医疗专业人员也能安全使用的药物。非处方药在美国被称为“可在柜台上买到的药品(OverTheCounter,简称OTC)”,后成为全球通用的俗称。
6.怎样识别非处方药
(1)非处方药包装盒的右上角必须印有国家指定的非处方药专有标识——OTC。
(2)每一种非处方药都要将其相应的忠告语由生产企业醒目地印制在药品包装或药品使用说明书上。通用的忠告语为:“请仔细阅读药品使用说明书并按说明书使用或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3)非处方药又分甲类和乙类两种。甲类非处方药需在药师指导下购买使用。甲类非处方药的标识为红色;乙类非处方药的标识为绿色
7.药品的通用名和商品名有什么区别
通用名是国家规定的或世界通用的名称,一种药物只有一个通用名。商品名则是不同的药品生产企业为了树立自己的品牌,给自己的药品注册的名字,具有专用权。含同一种成分的药品,因生产企业不同,商品名也不同,但通用名必须是一样的。如对乙酰氨基酚为通用名,而必理通、泰诺林、百服宁等则是该药的不同商品名。通用名标示在药品说明书的首位,商品名多位于其下。患者在购买和使用药品前,除了要知道其商品名外,一定要了解其通用名,以避免重复用药而导致对身体的伤害。
8.药品说明书通常包含哪些内容
药品说明书通常包括以下内容:警示语、药品名称、成分、性状、适应症、规格、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禁忌、注意事项、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儿童用药、老年人用药、药物相互作用、药理毒理、贮藏等。其中,警示语、药品名称、适应症、用法用量、禁忌、注意事项、不良反应等,这些与患者用药有关的内容,在用药前都应该认真阅读。对其中不明白的内容,建议与医生、药师讨论。从国外带回的药品或原装进口药品,其说明书由外国药品管理部门审定,内容可能和国内规定有所不同,须遵循我国规定应用。
9.如何识别药品和非药品
首先要看清批准文号。正规药品包装盒上均印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的药品批准文号。国产药品批准文号格式为:“国药准字+1位字母+8位数字”,如“国药准字Z”;进口药品必须要有进口注册证号,格式为:“H(Z、S)+4位年号+4位顺序号”,如"H"。进口药品标签上必须用中文简体注明药品名称、成分、注册证号等事项,未注明中文或仅有外文说明的,均为未经我国批准进口或假冒的药品。正规药品的批准文号,均可通过登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