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年底产值突破20亿安顺远景新材料有

样品编号、输入、排序、检测……3月7日下午,记者走进位于普定经济开发区的安顺远景新材料有限公司分析室时,工程技术部检验分析员罗燕正在机器前进行相关操作。“检测结果出来之后,我们就要看这个样品里面的微量元素到底有多少、合不合规格。如果有问题,要么就是复测,要么就是重新取样重新检测;如果最终还有问题,就说明产品需要返工。”罗燕说。作为一家采用成熟工艺和自身专利技术专业生产高浓度碳酸锂的公司,安顺远景新材料有限公司把好产品每一道关、注重技术研发和工艺创新。诸如“一种利用差压过滤法去除碳酸锂杂质的装置”、“一种碳酸锂烘干用板式快速烘干机”等实用新型专利证书,该公司自落户至今,已获得十余个。“今年我们还将申报十六个左右发明专利。”安顺远景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徐俊伟介绍,“我们落户普定工业园区时,工厂还没有建好,就先有了实验室。我们坚持研发走在生产前,现在整个研发团队人员占全公司人员比例15%左右。”盐湖锂盐进入加工厂,经过几十道工序的加工提炼,变成电池级碳酸锂,供给下游企业做新能源电池的开发运用。凭借完全自主控制的专利技术,年正式投产的安顺远景新材料有限公司一期生产线目前年产电池级碳酸锂吨左右,市场销售供不应求。“这条生产线工艺只有我们公司能‘消化’。”该公司总经理助理陈玉林解释,“在我们这里,拿盐湖锂盐作为‘主食’,百分之八九十能消化掉,然后其他公司的话,他们可能也用到这个东西,但是他们只是作为辅材,在某个工序中加一点点。”这其中的区别,就是技术和工艺。“研发新产品、新工艺,用不同的原材料做成同一个产成品,优化技术、改善现有工艺,提高产品纯度”成了安顺远景新材料有限公司的“秘密武器”。目前,该公司已经自主研发出用新原料制成碳酸锂的技术工艺,将在二期项目建设完成后上线投产。“去年我们产值达5亿左右。今年六月,二期年产吨碳酸锂项目基本能收尾投产,今年底我们预计产值突破20亿。”徐俊伟说。作为新能源材料行业最上游一环的企业,安顺远景新材料有限公司并不打算止步于此。下一步,该公司将继续推出第三期回收项目,既解决二期项目的原料问题,又使整个产业形成闭环。“这样一来,我们生产锂的同时,又可以把它回收回来。最近这几年,锂动力电池开始大规模退役,回收是一个比较大的‘蓝海’。”徐俊伟表示,该公司将于明年开始筹备第三期项目,项目建成以后,整体规模大大扩增。在这个中间,技术是关键。像罗燕一样的研发分析员,支撑起该公司向新能源产业“蓝海”不断深入探索。日前,该企业获得贵州省年创新型中小企业(第一批)认定。“我们将继续坚持技术研发和创新突破,和高校合作建立联合实验室,做好市、县牵头的科研项目,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支撑伴随企业发展呈几何级数向上增的投资规模和生产体量。我们第三期项目预计投资十余亿、产能预计3万吨左右。”徐俊伟说。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向莹编辑张赛二审袁国彬三审聂娜


转载请注明:http://www.fingerad.net/dlljsdzz/1043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