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笔动力储能电池项目签约投产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怎样 https://m.39.net/disease/yldt/bjzkbdfyy/

TWh时代背景下,中国动力电池在扩产的赛道上加速狂奔,项目签约、开工密集进行,推动一大批项目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投产。

据起点锂电大数据不完全统计,今年第三季度国内约有31笔动力/储能电池项目签约、开工以及投产,其中签约及官宣项目达19个,开工/投产项目12个。合计产能超GWh,规划投资总金额近亿元。

其中仅宁德时代一家就官宣了多个大项目,项目规划投资近亿,由此可见行业扩产之激烈。且扩产企业中既有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国轩、亿纬、蜂巢、孚能、捷威等一众主流动力电池企业,也涵盖了不少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跨界势力以及储能电池企业。

在旺盛的市场需求下,产能的多寡无疑将与市场份额密切挂钩,依靠产能爬坡、大规模制造下的成本优势将助力电池企业打造竞争优势。同时,从这一轮的扩产动态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当前行业释放出的几个重要信号。

1

出海建厂“箭在弦上”

动力电池企业海外建厂,一方面基于海外日益膨胀的市场需求,抢占市场份额成为当前共识,且海外市场毛利率更为乐观。

另一方面,实现产能本土化供应,降低产品运输等成本,从供应链安全的角度看,将帮助企业掌握更多的全球话语权,更深层次地参与全球化竞争。

为此,中国动力电池企业组团“出海”特别欧洲建厂成为今年一个显著现象,且步子迈的越来越快。

9月5日,宁德时代与匈牙利德布勒森市正式签署预购地协议,标志着总投资约合73.4亿欧元的匈牙利工厂正式启动,规划年产能GWh;9月23日,宁德时代欧洲区总裁又称,该公司考虑在欧洲开设第三家电池工厂。

接着,蜂巢能源也宣布将在德国勃兰登堡州劳赫哈默(Lauchhammer)再建一家面向欧洲市场的电芯工厂。这将是蜂巢能源在萨尔州(Saarland)霍伊斯韦勒(Heusweiler)建设pack工厂之后规划建设的第二家海外工厂,也是第一家电芯工厂。

除了宁德时代和蜂巢能源,国轩高科、亿纬锂能、孚能科技、远景动力等动力电池公司也在加快海外建厂步伐。

有消息称,国轩高科正规划投资36亿美元在美国密歇根州建厂。而此前国轩高科有关负责人透露,公司的德国哥廷根基地将在年底投产。

而一众头部动力电池企业纷纷寻求全球建厂自然也有着庞大的订单需求支撑。比如9月,宝马又向宁德时代和亿纬锂能达成了价值超百亿欧元电芯需求合同,年开始为宝马“新世代”车型提供大圆柱电芯。

2

车企“自造电池”愈演愈烈

在这一轮动力电池扩产大潮中,车企成为了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

自去年以来,优质电池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状态,大部分整车厂都有“电池产能焦虑”。另一方面,锂电原材料价格上涨压力层层传导,处于终端的整车厂显然感受到了来自成本端的困扰,出于保供降本需求,车企下场造电池的热情逐步升温。

为此,车企一边通过投资入股、合资建厂等方式更深程度地绑定上游电池厂商,一边亲自下场造电池,深度参与产业链上游投资。

上半年中,比亚迪与一汽、欣旺达与吉利、青山与上汽、孚能与吉利的合资工厂陆续开工。

第三季度,9月15日,欣旺达宣布将携手东风集团、东风鸿泰,在湖北宜昌斥资亿元投建30GWh动力电池生产基地。

8月25日,广汽宣布设立绿擎电池公司,开展自主电池产业化建设,项目总投资亿元,至年建成26.8GWh量产线。

而在蔚来、广汽之后,奇瑞也要加入自研电池大军。据悉,7月4日,奇瑞旗下得壹能源在安徽铜陵的20GWh锂电池生产基地项目已落地建设,项目计划投资.04亿元。

资本投资上,前两年就有如大众入股国轩高科成为第一大股东、戴姆勒入股孚能科技、本田入股宁德时代等例子。

今年以来,以“蔚小理”为主的新势力车企和广汽、吉利、东风、上汽等传统车企又积极参与了欣旺达、中创新航等多个头部动力电池企业的几轮融资。

3

储能电池正成为投资“主角”

逐渐化身新能源赛道投资主角的储能产业,正迈向万亿市场空间,储能电池在其中占有重要的份额。

据起点锂电大数据统计,Q3包括鹏辉能源、科陆电子、海辰新能源、海能实业、金车储能等均加大了储能电池项目的投资力度,合计规划产能达77GWh,涉及金额超亿元。

不仅如此,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欣旺达、孚能科技等主要动力电池企业扩产项目中均涉及储能电池产能。其中如9月17日,孚能科技计划在安宁投资建设24GWh磷酸铁锂电池项目,产品将主要应用于储能领域。

目前,储能电池赛道已经集结了动力电池厂、储能专营企业、储能系统集成企业、跨界企业等多方势力。上半年以来,全球储能市场的爆发带来巨大的订单机会,多数储能企业出货量同比大增,已超去年全年总量,电芯产能的规模化优势也将关系着接下来的市场竞争角逐。

据起点研究统计,全球储能锂电池出货量为GWh,同比增长%。预估未来5~10年全球储能市场将迎来飞速发展,至年全球储能新增装机量约为GWh。

随着储能产业的商业价值日益凸显,诸多优质储能电池企业正加快布局,未来十年乃至更长的周期,一条“长坡厚雪”的超级赛道正在形成。




转载请注明:http://www.fingerad.net/ljsdlczz/1122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