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子的好处超乎你想象

土生土长的橘子,长得甚是可爱:外形扁圆像灯笼,表皮黄绿相间,轻轻挤一下,一股清香迎面扑来,打开后,果肉如弯弯的月牙儿。橘子该怎么吃,才能发挥它最大的营养价值呢?爱吃橘子的你,一定要看看这篇!

橘子润肺止咳,加热效果翻倍

关于橘子的药用,古籍早就有记载,如《日用本草》中写道,其能“止渴,润燥,生津”。

中医认为,橘子具有润肺、止咳、化痰、健脾、顺气、止渴的药效。尤其是老年人、急慢性支气管炎以及心血管病患者,是食用的上乘果品。

而现代营养学也认为,橘子中含有的丰富营养成分,对降血脂、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有一定的帮助。

橘子中除了少量蛋白质、脂肪之外,它的果肉、汁液中含有丰富的葡萄糖、果糖等糖类,及苹果酸、胡萝卜素、抗坏血酸等有机酸,对调节人体新陈代谢等生理机能大有裨益。

一般来说,橘子多用于润肺止咳、增加食欲。不过,橘子性温,如果将其加热或烤制,橘皮能转化为陈皮,对治疗一些粘性的咳嗽、咳痰效果更好。

一个橘子,相当于5味药

别看小小一个橘子,其实浑身都是宝!橘子不仅营养丰富,其叶、皮、络、实、核都可以入药。

01.

第一味药:橘叶梳理气

在中医看来,橘叶性平,味辛苦,能够起到疏肝行气、化痰消肿之效。

女性经期时,一旦出现乳房疼痛、胸口胀痛等问题,不妨试试取橘叶加蜜糖泡温水,可在一定程度上辅助缓解疼痛。

02.

第二味药:橘肉生津止渴

橘肉性凉、味甘酸,含水量高,能生津止渴、理气化痰,对食少、口淡等症、除烦解酒有帮助。另外,橘肉除了生吃,还可以做成果酱。

03.

第三味药:橘皮健脾胃

橘皮的药用价值非常高,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曾说:“橘皮苦能燥、辛能散、温能和,其治百病,总是取其理气燥湿之功。同补药则补,同泻药则泻,同升药则升,同降药则降”。此外,将橘子晒干之后,入药即为陈皮,对健脾开胃、消化不良有不错疗效。

橘皮的各种用途:

1、治口臭:橘皮30克,水煎代茶饮,治口臭。

2、止胃疼:干橘皮泡水,能消炎、缓解肠胃不适。

3、理气消胀:用鲜橘子皮泡开水,加适量白糖,为橘皮茶,饮后可理气消胀,生津润喉。

04.

第四味药:橘核散结止痛

橘核可以祛寒,有行气散结、温胃、止痛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肝经循行部位出现的气机瘀滞等症状,如乳房、甲状腺的肿块或结节、疝气等,对慢性乳腺炎、更年期综合症起一定辅助调理的作用。

05.

第五味药:橘络保护血管

橘瓤上的网状经络,即为橘络,它性味甘、苦,有通络化痰、顺气活血的功效。橘络含有维生素P,对预防高血压有一定的帮助,老人平时可适当多吃橘子,尤其是血管硬化人群。橘络中还含有橘皮苷,这种物质能够起到活血、止血的作用,保护毛细血管,减少血管壁的脆性和渗透性。

橘子吃多了真的会上火吗?

有些人说,吃完橘子之后,长口腔溃疡、痘痘,难道是吃多了橘子上火了?

一方面,在现代医学上没有“上火”这个概念。另一方面,引起“上火”的罪魁祸首,其实是橘子中所含的糖分令口腔和喉咙脱水,出现发干、发涩,以及果酸导致一些敏感的人牙龈和胃部不适。所以,这只是一种错觉,并非“上火”。

平时吃完橘子后,及时清洁口腔,或用清水漱口,这就能避免其残留的糖分,造成牙龈红肿、发炎甚至出血了。

吃橘子的4个禁忌

01.

橘子不能一次吃太多

据研究,每天吃3个桔子,就能满足一个人一天对维生素C的需要量。

若食用过多,过量摄入维生素C时,体内代谢的草酸会增多,易引起尿结石、肾结石。另外,多吃对口腔和牙齿无益。

02.

橘子与牛奶不宜同食

牛奶中的蛋白质易与橘子中的果酸和维生素C发生反应,凝固成块不仅影响消化吸收,还会引起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应在喝完牛奶1小时后再吃橘子。

内容来源:未央健康

往期回顾

喝牛奶也要分情况?苹果的小秘密你知道吗?吃蕨菜,有妙招,巧避“癌”

内容编辑:宗钰欣

内容审核:徐雅楠

责任审核:邹显林

发现“分享”和“赞”了吗,戳我看看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fingerad.net/ljsdlczz/802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