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变化
于忠明
医院给二哥办理出院手续,在住院楼前,几个农民模样的人在往墙上贴两张大红纸。走进一看,原来是在贴一份感谢信。感谢信的大意,就是感谢急诊科的医护人员技术高超,救治及时,挽救了生命,挽救了家庭。后面的署名有六七人,虽然没有一个认识的人,但是我想,这些人,都是知恩必报的好人。
旁边一个看热闹的人自言自语道,“呵呵,县医院变了,医院了……”
这话,勾起了我的思考。
以前,医院的大门,所以,对其印象,多是听人说而已。听到更多的是,条件简陋,设备落后,技术薄弱,服务质量不高等,还有就是留不住人才之类的话,医院,稍微大一些的病外出求医,总之,医院医院失去了信心,更不要说患者。
这一两年来,老爷子寿至耄耋,多次住院,县医院成了我隔三差五必须去的地方。去的次数多了,了解的情况也就多了,感受也就多了。
最大的感受是,硬件建设的发展,突飞猛进。不到几年的功夫,县医院修起了一座门诊楼和住院楼,现在马上要开工技术楼。现在的住院楼,上下7层坐电梯,装修高档,病房简直就是五星级宾馆,医院的病房都宽敞高档。楼道里没有一丝垃圾,更没有了以前住院病房区的刺鼻难闻的气味。住在这样的病房里,心情自然敞亮,有的病号,甚至有点不愿出院的留恋感。
设备和技术更先进了。以刘志江为代表的技术改革型人才,通过多年的摸索和研究,现在熟练掌握了腹腔镜技术,医院之外,第一家可以用腹腔镜做胆囊摘除医院。以前患一个简单的尿结石疾病,医院都难处理,医院去治疗,现在设立了碎石科,购置进了先进的碎石机后,广大的结石患者,再也不需要外出求医治疗了。前几天我和住院部六楼的外科主任李占锋交谈,他说,像张改过老师老母亲这样高龄且身体差的老人,医院都不会冒然给做胆囊摘除手术的。但是,县医院的外科医生,为了解除老人难忍的疼痛,多方寻求治疗的最佳方案,最终,顺利完成了手术。我就想起一个词:艺高人胆大。李占峰主任从北京能够义无医院,除了艺高人胆大之外,更多的是内心对家乡的父老乡亲有着一种朴素但却深厚的感情。带着这种感情,无情的手术刀上,意外格外的责任而显得充满了爱意。
二哥这次得的是尿结石,碎石科的美女医生张占红,多次和主治医生沟通,寻求最佳的治疗方案和最短的治疗周期。住院不到五天,二哥的结石全部被打碎和排出。当时二哥执意要到市上去治疗,医院的碎石技术不了解,更不相信。是我看他被尿憋了将近十个小时,疼痛难忍,医院的。因为在这之前,我就听过张改过老师说,自己的母亲就是尿结石,医院被张占红大夫治疗好的。住院期间,二哥多次对我说,县医院这下的服务态度大变样了,医护人员认真负责不说,态度很好,让人在生病期间,很有温暖感。他还多次给我说,张占红大夫太负责,太认真了,碎石的时候,一站就是一两个小时,头上的汗水像下雨一样,但是来不及擦拭一下。那天我陪他复查去,亲眼目睹了张占红大夫的工作,她站在机子前,一手板着病人的腰,不停的搬动身体,寻找最佳位置,一手或握鼠标或按动键盘,整整半个多小时,她都是站着工作的。最后,当看到病人的结石还有很小的一粒没有排下来时,这才站直身子,说了许多嘱咐的话语:多喝水,憋尿,跳台阶……最后再次叮嘱,明天一定要来再复查一次,如果结石完全排尽了,才可以出院。看着她脸上的汗珠,真让人有些不忍心。我从她的表情看得出来,如果病人的结石碎的很顺利,她就打心眼的欢呼雀跃,如果碎的效果不好,她就像个孩子一样,把内疚挂在了脸上。在她这里治病,由于她的平易近人,病人不会感到紧张和不安。我经常见到她在半夜或黎明时间,每当做了一个结石病人,成功了,她就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