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办学理念是学校发展的灵魂。学校要实现办学目标,除了靠组织机构、规章制度、组织原则等硬性手段外,更需要办学理念的引领。每一所学校都有不同的办学理念,学校办学理念是在学校发展历史、现状和办学方向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探索、积淀形成的。
是学校发展水平的体现,也是一所学校区别于其他学校的本质特征。
办学理念是学校发展的动力
优质学校与非优质学校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其办学理念的卓越性和科学性。这也是文献当中对办学理念运用最多的两个词。卓越和科学的办学理念需要回答这样几个问题:首先。
办什么样的学校和怎样办学校的问题;其次,在出发点和目标明确的基础上要回答培养什么人和为谁培养人的问题;最后,要回答怎么培养人的问题,即形成学校明确的办学目标、教师观、学生观、课程观。一般来说,办学理念通过校训、办学宗旨、管理体制。
运行机制以及校风等反映出来。办学理念具有明确的导向功能,它支配着学校全体成员的理想追求,使学校的办学思想与治校行为具有高度的自觉性与特定的方向性。办学理念还有凝聚功能,它统领着学校教职员工的思想,使大家能分享共同的价值观念。
形成一致的行为方式。办学理念同样具有激励功能,它激励全体师生员工围绕办学目标,不断拼搏奋斗,不断改革创新,永远充满生机活力。通过扎根理论得出优质学校的办学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明确的学校目标、准确的学校定位、办学特色、共同愿景等。
优质学校的办学理念应该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学校办学目标和定位是学校办学的基础和前提。学校能否找准自己的定位,能否制定科学合理的办学目标,已成为衡量一所学校办学水平高与低的重要判断依据。学校的办学定位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关乎学校的办学方向。
办学特色、办学理想和价值追求。历史为每一所学校提供的机遇都是相同的,只有办学目标明确、办学定位准确,能够及时抓住机遇、及时调整办学方向的学校才能够不断创新,发展成优质学校。学校定位要考虑国家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同时要考虑学校发展现状等基本因素。在确定学校定位后,要明确学校的目标,包括人才培养目标、学校发展目标、教育教学目标、教育改革目标等。对于基础教育而言,打好基础无疑是重中之重。对于什么是基础、怎样打好基础,很多学校的理解过于狭窄和片面。
狭窄就是指学校的课程设置、育人目标都是为了升学考试做准备,即所谓的“应试”教育,即便到了今天,我们仍然有很多学校还是以学生的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发展的唯一标准。片面是指满足于近期的、短期的考核和评价标准,把教育质量等同于升学率,将体育。
美育等当成获得奖杯,把教学评价当成学生的考试成绩,将学校教育当成个体生命的一个阶段,而不是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失去了基础教育的根本和长远价值目标。一所优质学校的定位和目标应该是对社会和个体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要有鲜明的办学特色
办学特色是指用先进的办学理念指导,学校在办学实践中形成的教育教学、课程体系、学校文化、教育思想、环境设施等综合的办学风格和个性风貌。办学特色是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的、独特的个性特征。
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要在学校办学目标和定位的基础上,分析学校办学现状和办学方向,通过精心总结、提炼而成。脱离学校办学实际的学校特色都是不成熟的。学校特色创建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积淀过程,具有连续性和稳定性,学校特色是学校持续发展的动力。
一般说来,优质学校都具有鲜明的办学特色,并且是经过长期的办学实践基础上提炼出的,符合学校发展的实际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共同愿景是美国学者彼得?圣吉提出的。共同愿景是指组织中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共同愿望、理想或目标。
组织的愿景为组织提供了一幅远景图,引导组织中的个人或团体为美好的将来奋斗,组织愿景建立在组织成员共同价值观的基础上,它来源于成员的个人愿景但又高于个人愿景,是组织成员发自内心追求和争取的,有效的共同愿景能够使组织成员紧紧地连在一起。
淡化个人利益冲突,形成组织强大的凝聚力。学校的愿景同样为全校师生和利益相关者提供了一个美好的未来和现实的选择,为我们提供了共同的发展方向,它告诉我们要实现学校的长期或短期目标必须要做哪些工作,每一个决策、每一堂课。
每一次活动都必须和学校的愿景结合起来,没有愿景的引导和支持,每一项工作都会变得缺乏整体性,很难形成凝聚力。优秀的学校愿景应该具备以下特征:代表学校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共同愿望,是全体成员共同努力的方向;学校愿景要有无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允许成员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环境进行变革和创造;学校愿景要足够清晰、生动、有说服力,要将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相结合,要能够为学校的发展提供具体的步骤和指导;学校愿景应建立在所有成员共同协商的基础上,代表所有成员的利益,并且被所有成员广泛讨论过。
学校愿景应该契合学校的历史和文化氛围,代表学校的价值观。如何提出学校的愿景,罗兰?巴恩提出组织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提出愿景:⑴继承愿景;⑵阐释愿景;⑶提炼愿景;⑷使用愿景模型;⑸强加愿景;⑹聘用愿景;⑺均化愿景;⑻产生愿景。
巴恩认为在这8种途径中,最后一种最有意义和成效。艾伦?布兰克斯坦在《创建优质学校的6个原则》中将学校愿景的形成步骤概括为:⑴计划收集对学校未来愿景的看法,并形成愿景文稿;⑵努力获得所有教职工和学校共同体代表的对话和想法;⑶起草愿景陈述。
提交给利益相关者进行评论、修订和采纳。⑷交流所采纳的愿景陈述。经过文献的整理和研究,研究者发现优质学校的愿景应该是由学校利益相关者的个人愿景逐步汇聚成学校愿景,共同愿景的实现过程同样是成员个人愿景的实现过程。
学校在建立共同愿景时应该吸纳学校成员的个人愿景,并给予个人愿景以实现的空间,但学校的愿景要不同于个人愿景,要高于个人愿景,是学校成员共同的发展方向,要鼓励成员将个人愿景纳入学校整体愿景当中,使共同愿景成为个人愿景的一个部分。
学生发展为本
学校最根本的目标就是培养人,这是学校存在的根本价值所在。从扎根理论可以看出,按照参考点的多少可将以学生发展为本分别为学生发展、人才培养、学业成绩、学生期望。
学生道德品质几个方面。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本,必须要确立有利于学生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的目标,这种目标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适应社会发展的人。传统的学校价值观将学校教育的价值聚焦在过去,即教会学生学习和掌握人类过去几千年积累的科学和文化知识。
而现代的学校、优质的学校将价值聚焦在现在和未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社会性的培养,学生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这就要求学校领导和教师具有社会发展变化的意识和能力,用先进的精神文化引领广大学生。
加强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使学生意识到自己与社会的关系,以及自己应尽的社会责任。优质学校必须要树立主流的社会价值观,培养富有责任感和社会使命感的青年一代。叶澜教授在其著作中提出学校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