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尿是每个人每天必做的事,今天为大家深度说说“那些关于尿的事”。
为什么有时候撒完尿会身体抖一下?
在排尿的最后,男同志一般是借助于抖一抖物理甩脱的方式,把剩余的尿液排出体外,如果不进行这个动作容易弄脏和弄湿内裤,这种潮湿的感觉是很不舒服的。
所以男同志在潜意识里边会甩一甩,保持完美。
小便有时会打尿震的这个现像,医学上叫“排尿后抽搐症候群”,多在男性中发生,但偶尔女人也会打尿震。
打尿震是因为排放尿液时把体内的热量带出体外,使人一时体温下降一点点而引起尿震。这是正常的现象。
正常人每天都多少尿?
人体每天的原尿量有L,L的概念就是3个小编的体重还多......
但是因为肾脏有强大的过滤吸收功能,最后我们形成的每天排尿量也就-毫升,算起来就是2-4瓶矿泉水。
那尿多是不是说明肾不好?
喝水多了,尿就多;
出汗多了,尿就少。
尿多一般不会有肾病问题。
反而尿异常的少,去检查就会
发现是肾功能异常,
要是长此以往,就可能是尿毒症的影响。
正常的尿是无味的?
新鲜正常的尿液是不会有臭味的,而且会有淡淡的芳香味……
尿骚味是怎么回事:
只有尿液放置太久了,尿素分解,
氨味越来越明显,那味道就一言难尽了。
尿味重是身体有问题?
●如果新鲜尿液是苹果味(略微酸腐),
那有可能是糖尿病酮症;
●如果有腐臭味,可能是细菌感染;
●如果有很刺鼻的臭味,可能是膀胱炎的表现。
尿液颜色能看出疾病问题?
1
正常的尿液颜色:淡黄色
这些颜色主要是来自尿黄素及少量的尿胆素和尿红质。但是尿的颜色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喝水多,颜色淡;身体水分缺少,颜色就偏深。
2
尿黄带红色:尿路感染
如果是尿道炎、泌尿系统结石这种尿路感染的疾病,都可能出现尿液红色的现象。除此之外,还会出现尿痛和尿频的问题。
3
尿黄像浓茶:留意肝脏问题
如果长期尿液像浓茶一样黄,那说明肝脏可能出现问题,此刻如此还出现黄疸、腹部疼痛的现象,医院检查,尤其是肝功能的检查。
4
乳白色的尿:泌尿道疾病
这种也称为乳糜尿,一般乳糜尿最有可能是丝虫病引起的,但是如果还伴有尿道发热、排尿异常,甚至腰痛的现象,都要考虑泌尿道疾病,例如: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或肾结核。
5
黄褐色的尿:胆红素尿
如果肝内和肝外有肝道炎症或者肿瘤等问题,会引起胆红素钠进入血液,当胆红素钠达到一定含量的时候,就会发生胆红素尿,这样尿液就会呈现黄褐色。
哪些不良习惯会导致尿道结石呢?
1
喝水少,经常憋尿
水能稀释尿液,防止高浓度的盐类
及矿物质聚积成结石,
同时大量的水分还可使
已形成的细小肾石排出体外;
喝水少和憋尿,
均导致身体无法及时排尿,易患结石;
每日饮水量要在~ml,
饮水要分多次,并在全天中平均分配,
达到一天排2升的尿液。
2
常喝啤酒
酿啤酒的麦芽汁中含有钙、
草酸和嘌呤核苷酸等酸性物质,
这些物质相互作用,
可使人体内的尿酸增加,
成为形成肾结石的重要诱因。
3
口味重,吃的太咸
盐和钙在体内具有协同作用,
易引发结石。
太咸的饮食会增加肾脏的负担,
不利于细小结石的溶解、排出。
4
常喝浓茶
茶叶中富含的草酸
是形成结石的重要成分之一,
大量喝茶或空腹喝茶时,
会有较大量的草酸吸收进入体内,
形成结石的机会比较高,应尽量避免。
5
睡前喝牛奶
由于牛奶中含钙较多,
饮牛奶后2~3小时,
正是钙通过肾脏排除的高峰,
如此时正处于睡眠状态,尿液浓缩,
钙通过肾脏较多,易形成结石。
应避免在睡前喝牛奶,
一般建议在晚上临睡4个小时前饮用。
6
喜欢吃糖
吃糖后尿中的钙离子浓度、
草酸及尿的酸度均会增加,
尿酸度增加,
可使尿酸钙、草酸钙易于沉淀,
促使结石形成,
三者同时增加更易形成结石。
7
过食含草酸钙的食物
我国的尿路结石大多数为草酸钙结石。
在食物中,含草酸盐最高的是菠菜,
其他草酸钙含量较高的食物有
芦笋、核桃、甜菜、巧克力、豆腐、牛奶、榨菜、海带、芝麻酱、猪脑、虾米皮等,
食用时要适可而止。
8
过量摄入动物性蛋白、脂肪
有研究表明经常食用动物内脏
如肝、脑、肾等高蛋白饮食,
会在体内生成较多的草酸和尿酸,
并能促进肠道对钙的吸收,
而摄食过多的脂肪
则可增加尿中的草酸盐,
会增加泌尿结石的发病率。
9
经常吃豆制品
豆腐、干豆类食品含有丰富的嘌呤,
也会导致尿酸水平的上升,
尿酸盐结晶增多,
从尿中析出后形成肾结石。
10
服药不当
某些治疗胃病的制酸剂含高量的钙,
过量或长期服用易引起结石的发生。
其他药物如磺胺、乙酰唑胺、氨硫脲、
索密痛和四环素等均容易引起尿结晶
而引发结石,服用前应咨询医生,
尽量选择其他可以替代的药物。
11
经常喝咖啡
摄入过量的咖啡
因能增加尿液中钙的含量,
患肾结石的风险也随之增加。
健康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