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羊尿结石的形成原因及防治

v羊尿道结石又称尿石病,是指尿路中(肾盂、输尿管、尿道)盐类结晶(以碳酸钙、磷酸盐为主)凝结成大小不一、数量不等的凝结物,刺激尿路黏膜而引起的出血性炎症和尿路阻塞性疾病。临床上以腹痛,排尿障碍和血尿为特征。该病以尿道结石多见,而肾盂结石、膀胧结石较少见。种公羊和阉羊及舍饲育肥羔羊易于发生,母羊较少发生。

1.高钙低磷和低钙富磷的饲料

v长期饲喂高钙低磷或高磷低钙的饲料和水,易导致尿结石形成。v钙、磷的比例应维持1-2:1,不可低于1:1。

v高磷饲料:

谷物类及玉米、小麦的副产品,常见的米糠、麸皮、棉(菜)饼(粕)、啤酒酵母、干酒糟等含磷量尤高。

v高钙饲料:

花生秧、蘑菇糠、豆科秸秆、苜蓿草、三叶草、甜菜叶、干糖蜜等。

v羊尿路结石在西北地区发病非常普遍,大多圈养的公羊发病,放羊的不易发病,其主要原因是粗饲草单一,不足,精料相对过量造成的。v在三叶草丰茂的牧地放牧的绵羊易出现碳酸钙和草酸钙尿结石,这是因为这种牧草含有较高的钙,但磷的含量较低,而草酸含量却高。草酸与钙的结合就生成不易吸收的钙,并使尿呈碱性,导致发展成钙结石。在北美发现主要采食紫花苜蓿的山羊也出现尿结石,大量采食甜菜的上部也会形成草酸钙结石。v长期饲喂豆饼的辽宁绒山羊,极易形成磷酸盐尿结石。长期饲喂未经加工的棉籽饼和棉籽壳等富含棉酚和磷的饲料时易造成尿结石。

2.饮水量

v饮水量不足时,机体出现不同程度的脱水,尿的浓度增高,尿的矿物盐处于超饱和状态(脱水是各种结石发展的关键因素),导致结石的形成。

3.尿中黏蛋白浓度高

v粘蛋白是形成结石的母体(前体)。饲粮中的雌激素物质或生长促进剂(己烯雌酚或含有雌激素成分的豆科植物)会增加尿的粘蛋白浓度,从而生成结石。超过维持和生长需要的过多蛋白质会使肥育羔羊体内形成结石。颗粒饲料也会增加尿中的粘蛋白浓度。

4.阉割

v由于尿道的长度和直径的原因,尿结石更多的是在公羊出现。早龄阉割导致有关性激素缺乏,影响到生殖和泌尿系统的发育。早龄阉割的阉羊,因其尿道直径小,因而更容易出现结石阻塞。

5.炎症感染

v肾和尿路感染发炎时,炎性产物,脱落的上皮细胞及细菌积聚,可成为尿石形成的核心物质。

6.限饲

v如果不是采用自由采食的饲喂方式,而是每日饲喂1-2次,也会引起饲喂后抗利尿激素的释放,使尿的排出暂时性减少,从而增加了尿的浓度,就存在形成结石的风险。

7.其他因素

v遗传性也可能对于结石的发生有影响。有些绵羊品种(特克塞尔)偏向于使磷在尿中的排出增加。易患病体质个体也可能发生尿结石。v甲状旁腺机能亢进,长期周期性尿液潴留,大量应用磺胺类药物等均可促进尿石的形成。v日粮尤其是饲草粉碎过细,不利于反刍和唾液分泌,导致未能随唾液分泌的磷只能从尿中排出。

养殖过程中的预防措施

v1、饲草多样化,控制钙磷的适当比例v2、增加饮水量(适当增加饲料中氯化钠的添加量可提高饮水量)v3、尽量自由采食v4、尽量避免在羔羊3月龄前进行阉割v5、对家畜泌尿器官炎症性疾病应及时治疗,以免出现尿潴留。v6、在日粮中加入0.3-0.5%的氯化铵对尿石的发病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v地区性尿结石。应查清动物的饲料、饮水和尿石成分,找出尿石形成的原因,合理调配饲料,使饲料中的钙磷比例保持在1.2:1或者1.5:1的水平。

v磁化饮水。家畜饮水通过磁化后,pH值升高,溶解能力增强,不仅能预防尿石的形成,而且能使尿石疏松破碎而排出。水磁化后放入水槽中,经过1h,让病畜自由饮水。

治疗

本病的治疗原则是消除结石,控制感染,对症治疗。常用下列方法和药物。v1.中医药治疗:中医称尿路结石为“砂石淋”。根据清热利湿,通淋排石,病久者肾虚并兼顾扶正的原则,一般多用排石汤(石苇汤)加减:海金沙、鸡内金、石苇、海浮石、滑石、瞿麦、扁蓄、车前子、泽泻、生白术等。

v2.水冲洗:导尿管消毒,涂擦润滑剂,缓慢插入尿道或膀胱,注入消毒液体,反复冲洗。适用于粉末状或沙粒状尿石。

v3.尿道肌肉松弛剂:当尿结石严重时可使用2.5%的氯丙嗪溶液肌肉注射,羊2~4ml。

v4.手术治疗:尿石阻塞在膀胱或尿道的病例,可实施手术切开,将尿石取出。v据报道,对草酸盐尿石的病畜,应用硫酸阿托品或硫酸镁内服。对有磷酸盐尿结石的病畜,应用稀盐酸进行冲洗治疗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复方卡力孜然酊的价格是多少
北京哪里白癜风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fingerad.net/ljsdzz/2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