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结石又称尿路结石、尿石症、泌尿系结石,是泌尿系统各部位结石病的总称,是泌尿系统的常见病,根据结石所在部位的不同,分为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尿道结石。
本病的形成与环境因素、全身性病变及泌尿系统疾病有密切关系。其典型临床表现可见腰腹绞痛、血尿,或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泌尿系统梗阻和感染的症状。
如何预防尿路结石?
根据泌尿结石不同的位置和大小,取石方法也完全不同的,医院检查后,遵循医生建议进行治疗,切勿盲目相信江湖秘方。
目前对于尿石症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以下方法:
1.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是增加液体摄入量,增加尿量;控制感染;促进输尿管蠕动,加速结石排出。结石小于0.6cm,症状不明显,无肾功能损害者可选择药物治疗。
2.体外冲击波碎石
体外冲击波碎石主要适用于肾脏和输尿管上段小于2.5cm结石。当结石体积过大时,需要多次碎石,结石清除时间长,结石残留率高。
另外,有出血性疾病、感染、带有心脏起搏器、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尿路梗阻及妊娠妇女等人群,不适合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短时间内频繁接受体外碎石容易引起肾脏功能损伤,碎石间隔时间必须大于一周。
3.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
输尿管镜是应用细小的输尿管镜经尿道插入膀胱,然后上行进入到输尿管,在直视下进行碎石。
此法主要适用于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目前新兴的输尿管软镜也可应用于部分肾脏结石患者。有尿路狭窄、严重扭曲的患者不宜采用。
4.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
此法是通过先在患者腰部打一个直径约0.6厘米的小孔,在皮肤与肾脏之间建立一个通道,然后将筷子粗细的内窥镜伸入到肾脏的结石部位,最后将结石击碎、取出。
即使结石体积较大如鹿角形结石,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同样可以适用,是目前治疗肾脏结石应用最广泛的微创手术方法。
5.腹腔镜输尿管取石
主要适用于原先考虑开放手术,大于2cm的输尿管结石。腹腔镜输尿管取石已逐渐代替开放性输尿管取石,是一种可以选择的手术方法。但存在手术费用较贵,术后漏尿、狭窄等并发症。
6.开放手术治疗
由于开放手术对患者会造成较大的创伤,目前已较少应用。
如何预防尿路结石?
1、养成多饮水的习惯
天气湿热,人们出汗增多,假如补充水分不够,小便就会减少,会增加结石患病的机率。
为了预防尿结石的形成和减少结石疼痛的发作,应注意多饮开水,可稀释尿液、降低尿内晶体浓度,冲洗尿路,有利于预防结石形成及促使尿石排出。
2、饮食治疗是预防泌尿系结石的重要措施
80%以上的泌尿系结石是含钙结石,尿钙增高使尿中草酸钙和磷酸钙的饱和度增加,易于诱发或促进含钙结石的形成;高蛋白饮食有诱发泌尿系结石形成的作用。
海鲜、鱼、禽类及肝、肾等动物内脏都属于高嘌呤食物,摄入过多可以增加尿酸结石和草酸钙结石的发生率。适当多吃富含纤维食物,如蔬菜、水果等可减少钙的吸收,有利于结石的预防。
3、坚持体育锻炼
如散步、慢跑、做体操等,同样有利于预防泌尿系结石。
此外,早期发现、及时治疗亦至关重要,结石患者要定期体检,检查尿常规、B超,千万不要等到结石长大、肾脏严重积水甚至肾功能重度受损时再就医,以免贻误治疗时机。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