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结石现在已经成为一个常见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环境质量的下降,近年来尿路结石的发病率呈上升的趋势,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泌尿结石的发病率1%-5%,南方高达10%,大约1/4需要住院治疗。很多的结石患者当取出结石后,认为结石都取出了,分析它有用吗?即使你告诉了我了结石成分,预防有用吗?这不是事后诸葛亮嘛!
在这里,医院泌尿科尹华强主任有必要解释一下,结石成分分析是非常有必要的,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尿结石复发率高。虽然目前治疗尿路结石的方法彻底,无痛和微创,但是治疗后10年复发率高达50%,也就是说即使治疗好了结石,在以后的10年,有二分之一的患者有可能复发。这个比例还是很高的,所以控制复发仍有积极的意义。
2、预防比治疗更经济。上医治未病,真正高明的医生是将疾病扼杀在未起之时,真正高明的医生预防大于治疗的。从患者成本上考虑,预防疾病比治疗疾病更省钱,现在手术取个泌尿结石要上万块,但是预防的成本很低,知道了结石的结构才能有效的预防。同时医生还会根据具体的结石成分给出诸如生活规律、合理饮食、定期体检等一系列的预防建议,从根源上防止结石复发。
3、预防的效果很好。我院结石成分分析开展以来,在结石病的预防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大部分的结石患者在我院手术后,通过结石分析有针对性的预防,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有位患者每2年结石复发,通过医嘱干预后,到现在B超检测没有结石,非常感谢我们的叮嘱。
4、结石分析不仅仅指导预防,对医生的临床治疗也有积极的参考。
另外,很多的患者认为忌口就行了,什么都忌口也影响人体营养的摄入。但是知道泌尿结石的成分后才能有偏重性的忌口。只有知道是什么类型的结石,才可以做到结石的有效预防,应该多吃什么食物,少吃什么食物,什么食物不能吃。比如对于草酸盐结石应该控制浓茶,菠菜、番茄、芦笋、花生的摄入;对于尿酸盐结石,应该控制嘌呤含量比较高的食物,比如各种动物内脏。总的来说所有的结石,应该注意控制钠盐、蛋白质的过度摄入,多喝水是最佳的预防方式之一。”
结石本身是疾病发展的结果,而不是病因,只有挖掘"石头”真相,弄清结石成分,确定结石形成的危险因素,针对病因治疗,才能有效控制结石复发。知识延伸
结石的发生与饮用水的“量”有关。这个“量”对于成人而言,不应单看饮水量,而是应保证每日尿量毫升以上,因为在高温下、或运动及体力劳动时会有大量汗水蒸发使尿量减少,结果会造成尿中成石物质浓缩,进而诱发结石形成。
对于不同成分的成人结石,除了大量饮水外,还应采用以下具有针对性的个体化防治措施:
(1)草酸钙结石:忌食菠菜、欧芹、芦笋、草莓、李子、浓茶、巧克力以及各种干果(核桃、栗子、花生等,质地越硬,含草酸越多)。
(2)磷酸钙结石:不宜饮用碱性饮料,例如各种可乐等。每日限用食盐5克以下,忌食味精。大幅限食肉、蛋等高蛋白食品。
(3)尿酸结石:忌食动物内脏和酒类;限食肉、鱼、虾类,每日不超过克;少食蘑菇、豆类。蛋、奶中的嘌呤含量很低,可以食用,以补充人体所需的蛋白质。
(4)磷酸铵镁结石:即感染石,注意个人卫生,防止尿路感染。
(5)胱氨酸结石:复发率极高,应严格限食肉、蛋、花生和豆类食品。应以大米为主食,多食蔬菜、水果。遵医终生采用药物治疗。
结石成分分析是确诊结石性质的方法,也是制定结石预防措施的重要依据。因此,对自然排出、碎石或手术取出的结石都应进行成分分析。其检测原理是依据样品在红外光区吸收峰的特征来确定化合物的结构和成分。
总之,结石本身是“果”,而不是“因”,只有追根寻源,弄清结石成分,针对病因治疗,才能有效控制结石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