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专题解析新更的“电影相关”等23道题目。快乐学习,平常心为之。
1.在电影拍摄中,专门代替某些演员在影片中完成具有特殊技能或有危险性的高难动作的演员称为____。
A.替身演员
B.特技演员
正确答案:替身演员
解析:题目里“代替演员”,说的是替身演员。但实际上特技演员也是干替身的。所以这道题出得不科学,选项区分度不够。死记一下吧,“替身演员”。
2.在电影中,主要角色简称主角,亦称“主人公”,是影片着重刻画的中心人物。所有的电影都有主角。____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错误
解析:一部影片中一般有一两个主角,但也有的影片没有主角,或者有两个以上主角,这要看作品内容。很多群像式的电影都没有主角,比如《八佰》。
3.在电影相关概念中,画幅比例是指电影画面的高宽之比。____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正确
解析:题目的描述是正确的,画幅比例指电影画面的高宽之比。
4.影片拍摄中与影片造型有关的各部门工作露出破绽的现象称为穿帮。____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正确
解析:题目的描述是正确的,比如古装剧里出现电线杆、汽车、矿泉水等,就是穿帮了。
5.配音演员是指专事配录台词的演员。配音演员的台词处理必须与画面上人物的表演相适应,____根据自己的理解另行创作。
A.可以
B.不可以
正确答案:不可以
解析:译制片、少数民族影片、美术片等都需要配音。配音要根据剧本,不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另行创作。
6.演员可塑性的强弱,____在于他的自然条件。
A.完全
B.不完全
正确答案:不完全
解析:演员的可塑性主要在于演技,可塑性强的演员可以做到“一人千面”。而可塑性差的,只能凭借自己的自然条件,演多少人都是“千人一面”。
7.影视作品中的过场镜头是指在两场戏之间加入的一个或者几个过渡性镜头。过场镜头____主要的叙事或者抒情功能。
A.承担
B.不承担
正确答案:不承担
解析:过场镜头不承担主要的叙事或者抒情功能。过场镜头内容通常是景物或者物件的空镜头,交代一下时间或者空间的变化,让观众感觉情节不突兀,使衔接更流畅。
8.电影生产特点制约下的表演是____的创作。电影演员在银幕上表演的逼真性常常是在实拍中极大的假定性下完成的。蒙太奇的分切拍摄,使演员的创作既不连贯,又无顺序。
A.连续
B.非连续
正确答案:非连续
解析:电影的表演是非连续性的,比如最后的桥段可能是最先拍摄的,整体都是混乱的,需要最后的剪辑拼接。
9.下列选项中,____是指电影画面中主体背后的景物。
A.背景
B.后景
正确答案:背景
解析:电影中的背景是指电影画面中主体背后的景物。背景可包括后景、远景中的人物、建筑、山川、大地、天空,或者只是一面墙、一个台面或一块帷幔等等。
10.电影场面调度基本上包含两个层次:演员调度与____调度。
A.镜头
B.景别
正确答案:镜头
解析:演员调度包括演员的位置、动作、表情等等的调度。除了演员调度,还需要镜头调度,就是运用摄影机方位变化与不同视角,获得不同角度、视距的镜头画面,展示人物关系和环境气氛的变化。
11.在电影中,____是指被摄主体在画面中呈现的范围。一般分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
A.景别
B.取景
正确答案:景别
解析:景别就是取景范围大小的区别。和我们使用手机拍照类似,景别一般分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5种。
12.环境是组成电影画面的因素之一,是指电影画面里主要对象周围的人物、景物和空间,包括____。
A.前景、后景和背景
B.前景、中景和后景
正确答案:前景、后景和背景
解析:中景是景别里的说法。前景是在主体前面或靠近镜头位置的人物或景物,后景是与前景相对应的,是靠近主体后面的人物或景物。背景是画面中主体背后的景物。
13.景物镜头俗称“____”,指画面中没有人物的镜头。它在提供银幕视觉形象信息上有重要作用。
A.主镜头
B.空镜头
正确答案:空镜头
解析:参考前面的“过场镜头”。过场镜头通常是空镜头。空镜头常用来介绍环境背景、交代时间空间、抒发人物情绪、推进故事情节、表达作者态度,具有说明、暗示、象征、隐喻等功能,是影片艺术表现力的一个重要手段。
14.在影视作品中,摄影机的视点直接代表某一剧中人物的视点所拍摄的镜头是____。
A.主观镜头
B.客观镜头
正确答案:主观镜头
解析:摄像机拍摄到的画面代表剧中人物看到的画面,这样的镜头就是主观镜头。
15.客观镜头亦称“____”,是摄影机采用大多数人在拍摄现场所共有的视点拍摄的镜头
A.中立镜头
B.过场镜头
正确答案:中立镜头
解析:对比上面的主观镜头,客观镜头、也叫中立镜头,不是剧中人物看到的画面,而且站在第三者的角度看到的画面。
16.摄影机沿光轴方向向前移动拍摄称为____镜头。其画面效果表现为同一对象由远至近或从多个对象到其中一个对象的变化,使观众有视线前移的感觉。
A.推
B.拉
正确答案:推
解析:摄像机镜头的推、拉,实际上就是把摄像机推过去还是拉回来。如果是推过去,离人物或者景物“由远至近”,画面就“从多个对象到其中一个对象”。
17.摄影机沿光轴方向向后移动拍摄称为____镜头。该镜头可使画面产生逐渐远离被摄主体或从一个对象到更多对象的变化。
A.拉
B.推
正确答案:拉
解析:如果是拉回来,离人物或者景物“逐渐远离”,画面就“从一个对象到更多对象”。
18.在电影中,轴线是指被摄对象的视线方向、运动方向和对象之间关系所形成的一条____的直线。
A.假定
B.真实
正确答案:假定
解析:这样的轴线肯定是假定的,不是真实存在的。轴线规则是镜头调度的一般规则,在用分切镜头表现一场戏时,机位的变化要在轴线的一侧进行调度和安排,否则容易造成视觉混乱。
19.在影片中,以画外音形式出现的第一人称的自述或第三人称的议论和评说称为____。
A.旁白
B.独白
正确答案:旁白
解析:以画外音形式出现的是旁白。独白是演员在剧中以自己的口吻阐述或者讲述。
20.电影中的画外音是指声源来自画面外的声音。画外音只可以是人声。____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错误
解析:画外音可以是人声,也可以是音乐或者音响效果。
21.在表演艺术的派别中,____认为表演重要的是找到足以深刻反映人物内心世界的外部形式,并有能力在每次演出中准确地再现这个形式,达到感动观众的效果,而不是演员自己感动。
A.表现派
B.体验派
正确答案:表现派
解析:表现派和体验派,是两种表演流派。体验派主张演员要沉浸在角色的情感之中,先把自己感动,做到“我就是那一个”,演谁就是谁。表现派则主张要“跳出来”拿捏和设计人物,找到足以深刻反映人物内心世界的外部形式,并有能力在每次演出中准确地再现这个形式,达到感动观众的效果。这两者不是太好区分,死记一下吧,“不是演员自己感动”的就是表现派。
22.在电影表演中,演员按照自身的艺术素质、魅力和性格特质所形成的习惯的表演创作思维和表演创作手段称为____。
A.本色表演
B.生活化表演
正确答案:本色表演
解析:本色表演是演员按照自身的艺术素质、魅力和性格特质所形成的习惯的表演创作思维和表演创作手段。本色表演会带来一个问题,就是演的人物都“千人一面”,演谁都是自己。所以,说哪个演员本色表演,既可以是褒义,也可能是贬义。生活化表演是与艺术化对应的,与本色表演不是一个范畴。
23.演员所具备的改变本人形体特征和动作方式以适应各种不同角色的能力称为____。
A.形体可塑性
B.形体表现力
正确答案:形体可塑性
解析:特别是在演一些名人的时候,不光精神气质要像,形体、动作也要像,需要演员具备形体可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