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位于腰部,脊柱两旁,左右各一,左高右低。五脏之一,与膀胱相表里。肾在五行属水,为阴中之阴,与自然界冬气相通应,冬季是养肾的季节。
肾的主要生理机能是:主藏精,主水,主纳气。由于肾藏先天之精,主生殖,为人体生命之本源,故称肾为“先天之本”。肾藏精,主蛰,又称为封藏之本。
所以肾脏是人体非常重要的器官,我们都希望好好的保护自己的肾脏,但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几乎每天都在做伤肾的行为,甚至还会导致肾结石。如:
1、过度喝饮料
软饮料和运动饮料的过度摄取会间接损伤肾。人体内的酸碱度为7,这些饮料普遍为高度酸性,饮用后体内酸碱度明显改变。
2、吃过于松软的面包
面包和糕点中有一种食品添加剂溴酸钾,吃起来口感松软,但过量食用会损害人的中枢神经、血液及肾脏。
3、过量服用某些中草药
临床发现会“伤肾”的中草药有:雷公藤、关木通、牵牛子、苍耳子、罂粟壳、生草乌、使君子、青木香、广防己等。其中雷公藤导致的肾损害最大,其次是关木通。
4、暴饮暴食
现代人聚餐机会增多,常会吃下过量的“美味”,这些废物大多经过肾脏排出,饮食无度无疑会增加肾脏的负担。
5、酒后喝浓茶
茶叶中的茶碱可以较快地影响肾脏而发挥利尿作用,此时酒精尚未来得及再分解便从肾脏排出,使肾脏受到大量乙醇的刺激,从而损伤肾功能。
6、饮食太咸
饮食偏咸,导致血压升高,肾脏血液不能维持正常流量,从而诱发肾病。
7、经常憋尿
有些人因工作忙而长时间憋尿。憋尿会导致尿路感染和肾盂肾炎。这类感染一旦反复发作,能引发慢性感染,不易治愈。
在我们生活的周围,很多人都有结石,肾结石的患者大多没有症状,除非肾结石从肾脏掉落到输尿管造成输尿管的尿液阻塞。(结石大于6mm就很难自行排出,一般正常人的输尿管平均在5-7mm,狭窄处3-4mm。)常见的症状有腰腹部绞痛、恶心、呕吐、烦躁不安、腹胀、血尿等。
有时候患者无疼痛感,只有血尿或者血量极微,肉眼看不出来。合并感染可有尿频尿急,也可能出现畏寒发热等现象。
体检时大多包含尿液检查,如果化验单上看到红血球数目过多就表示有血尿,有时正是肾结石的早期征兆。
1、按结石部位可分为:
(1)上尿路结石包括肾结石、输尿管结石;
(2)下尿路结石包括胱结石、尿道结石。
2.依据结石的成分分类:
(1)草酸钙结石尿液呈酸性,特点为质硬,不易碎,粗糙,不规则,棕褐色。
(2)磷酸钙结石尿液呈碱性,特点为易碎,粗糙,不规则,灰白色、黄色或棕色往往因尿路感染和梗阻而引起。
(3)尿酸盐结石尿液持续酸性,特点为质硬,光滑,颗粒状,黄色或棕红色,尿酸代谢异常。
(4)磷酸铵镁结石属肾脏感染,特点为光滑,面体或椎体,大多与饮食有关。
(5)胱氨酸结石为罕见的遗传性疾病,特点为质硬,光滑,蜡样,淡黄色至黄棕色,因家族性遗传性疾病。
3.导致肾结石原因:
(1).脂肪摄取太多。各种动物的肉类,尤其是肥猪肉,都是脂肪多的食品。多吃了体内脂肪必然增高,脂肪会减少肠道中可结合的钙,因而引起对草酸盐的吸收增多,如果一旦出现排泄功能故障,如出汗多、喝水少,尿量少,肾结石很可能就在这种情况下形成。
(2).糖分增高。糖是人体的重要养分,要经常适量增补,但一下子增加太多,尤其是乳糖,也会使结石形成创造条件。
(3).草酸积存过多。体内草酸的大量积存,是导致肾尿结石的因素之一。如菠菜、豆类、葡萄、可可、茶叶、桔子、番茄、土豆、李子、竹笋等这些人们普遍爱吃的东西,正是含草酸较高的食物。
预防肾结石“四少一多法”:
一多:多饮水、不憋尿每日饮水量要在~ml,饮水要分多次,并在全天中平均分配。
一少:少喝啤酒。酿啤酒的麦芽汁中含有钙、草酸和嘌呤核苷酸等酸性物质,他们相互作用,可使人体内的尿酸增加,成为形成肾结石的重要诱因。
二少:少吃肉类、动物内脏。因为肉类代谢产生尿酸,动物内脏是高嘌呤食物,分解代谢也会产生高血尿酸,而尿酸是形成结石的主要成分。
三少:少吃盐太咸的饮食会加重肾脏负担,而盐和钙在体内具有协同作用,且会干扰防治肾结石药物的代谢过程,食盐每天的摄入量应小于5克。
四少:少吃糖食糖后尿中的钙离子浓度、草酸及尿的酸度均会增加,尿酸度增加可使尿酸钙、草酸钙易于沉淀,促使结石的形成。
如果检查出结石比较小又无任何不适的话,一般医生会建议保守治疗,或者可以吃一些草药(车前草,鬼针草,白花蛇舌草或者猫须草),水煎服,当茶饮大量喝,有利于分解结石,利尿。再加上做一些运动,如跑步,跳绳,有助于自行排出。一段时间后务必要复查,千万不要有侥幸心理。让这个顽皮的小石头不再顽皮,做个乖孩子。
灵兰生物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