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结石是指在肾盂、输尿管、尿道内生成或存留以碳酸钙、磷酸盐为主的盐类结晶,使羊排尿困难,并由结石引起的泌尿器宫发生炎症的疾病。种公羊和阉羊及舍饲育肥羔羊易于发生,母羊较少发生。
一、发病原因
1、饲料、饲草因素
日粮中的钙、磷比例失调是主要致病因素。钙、磷的比例应维持2∶1,不低于1∶1。羊的唾液含有丰富的磷,偏精料型日粮不能促进唾液的大量分泌,所以未能随唾液分泌的磷就只能从尿中排出,容易导致磷酸盐结石产生。
三叶草含有较高的钙,而草酸含量却高,草酸与钙的结合就生成不易吸收的钙,导致发展成钙结石,所以放牧不宜到此处放牧。
饲喂棉籽饼、西非高梁等,会导致粘多糖的增加,也会导致结石的发生。
2、饮水量
饮水量不足时,尿的浓度增高,尿液中矿物质处于超饱和状态(脱水是各种结石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发生尿结石的危险因素。
3、阉割
这种情况更多的是在公羊出现。早龄阉割导致有关性激素缺乏,影响发育,尿道直径小,容易出现结石阻塞。
二、羊尿结石的预防措施
1、调节钙、磷比例。
饲料中钙、磷比例要达到2∶1,镁的含量少于0.2%,饲喂以谷物为主的饲料时,要适量添加钙。
2、增加饮水量
新鲜、干净的水会增加羊的饮水饮欲,夏季使用凉水和冬季使用温水也能增加饮水量,增加盐的喂量可促使饮水量的增加,从而达到稀释尿液的作用,可混合到饲料中即可,但不应加入水中。
3、调整尿的pH值
使用酸化剂对防止结石的发生是有益的,对于体重30千克的羔羊可每只每天给予7~10克。
此外,避免在羔羊3月龄前进行阉割,首选自由采食的饲喂方式,饲养时适量的添加维生素A。